优秀冷门国产电影推荐
冷门标准不同,姑且挑了几部豆瓣评分不足十万人,但分数在8分以上的电影。
滚滚红尘 (1990)
豆瓣评分:8.2
评分人数:3W+
奖项:第27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七项大奖

三毛编剧,故事以张爱玲和胡兰成为原型,找林青霞和秦汉来主演,张曼玉作配。
说的是女作家沈韶华乱世中爱上了章能才,可章是汉奸,双方一边痴恋,又一边矛盾不断。张曼玉饰演的月凤,是韶华好友,在她被爱情冲昏头时骂她,又在她失意时劝她。
这些小儿女情长,终究是敌不过时代大潮。你可骂张爱玲、沈韶华糊涂,也可倾慕她们才情,但再有荷尔蒙作祟,再有不世之才,也只是乱世一飘萍。
或者像罗大佑为这部电影写的同名主题曲所唱:“为只为那尘世转变的面孔后的翻云覆雨手。”
我们俩 (2005)
豆瓣评分:8.6
评分人数:7W+
奖项: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这世纪初的北京,女学生(宫哲饰)租下了四合院的一个小单间。
院子里只有个老太(金雅琴饰),她有张刀子嘴,还笔笔账算得清。
房东房客互相看不顺眼,大吵小吵不断。但在这个过程中,却慢慢走进了彼此的心。
电影镜头有种难得的朴实感,市井气。
它拍夏天你就觉得自己的汗衫湿透,拍冬天又觉得张口能在周遭呵出一口白气。
顽固的老太太,别扭的小姑娘,像你身边的人。
尤其是老太的扮演者金雅琴,总在不饶人的皱眉努嘴中,流露出老人的孤独,东京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实至名归。
过年 (1991)
豆瓣评分:8.6
评分人数:1W+
奖项:第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及最佳女演员;第12届金鸡奖(1992)最佳女配角;第15届百花奖(1992)最佳故事片、最佳女演员、最佳男配角

中国人的人情百态,都在这一桌年夜饭里。
[过年]中,赵丽蓉和李保田饰演一堆老夫妻,等着几个儿女回家吃年夜饭。
扮演他们儿女的,来头也不小,有六小龄童、葛优、梁天等等。
可这些小辈,都各有心思。
有的想哥哥姐姐“捐钱”让他结婚,有的想要妈身上的首饰,有的想叫父母原谅自己当年私奔。
最后一地鸡毛,不欢而散。
那年夜饭前的满心期待,年夜饭后的一声叹息,是多少家庭的写照。
加上这些演员个个是一转眼睛就咕噜出旖旎的心思,更加入木三分。
女人四十 (1995)
豆瓣评分:8.9评分人数:2W+奖项: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第32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观众票选最佳影片;第15届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

许鞍华导演善于讲家庭的鸡毛蒜皮。在这部[女人四十]里,镜头的中心是萧芳芳饰演的40岁女人阿娥。
女人没有中年危机吗?这就是女人的中年危机。
婆婆病逝,公公痴呆,儿子在上大学,自己的工作遇上年轻竞争对手。
那般手忙脚乱,十分诛心。萧芳芳借此摘得柏林银熊奖。
但镜头又不止对准女主角一个,家中的每个人,都用了笔墨,人情世态,尽在其中。
阮玲玉 (1991)
豆瓣评分:8.5
评分人数:5W+
奖项:第42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第28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及最佳摄影、第12届金像奖(1993)最佳女主角等五项大奖

关锦鹏执导的阮玲玉传记片,形式十分别致。
由张曼玉扮演阮玲玉,既有阮玲玉的历史资料影像,又有张曼玉出演还原当时情形,还由张以阮玲玉身份,对准镜头做访谈。
阮玲玉这为戏挥洒才情的一生,却最终因扛不住流言香消玉殒。
看完你一定会记住那句“人言可畏”。

不得不说
《十二公民》9.0
《心迷宫》9.1
《爆裂无声》9.5
《全民目击》8.9
《烈日灼心》8.9
《记忆大师》8.8
《催眠大师》8.8
《无问西东》8.8
《万箭穿心》8.8
给上自己豆瓣上打的分数以供参考
我是你身边的好电影鉴别师
——
影音毒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