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谈996时,你可知道8小时工作制是怎样来的吗
最近,广大网友对“996”工作制引发了关注,事实上,“996”工作制要求下的工作时长已经严重超出《劳动法》对工时的规定。
劳动法律法规:
我国的标准工时为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0小时。
那么
我国法律规定的“八小时工作制”
当初是怎么提出来的呢?
八小时工作制的由来
八小时工作制其实最早由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于1817年8月提出。他还提出了一个口号, “8小时劳动, 8小时休闲, 8个小时休息”。
罗伯特是八小时工作制的提出者,但真正将这一制度落实到所有人依靠的却是广大工人群众和工会的持续斗争,八小时工作制才成为被世界广泛接受的工时制度。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开始主动执行八小时工作制的工厂,是1914年开张的福特汽车公司。令当时所有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开办该公司的老板福特,不但严格遵守八小时工作制,甚至严令禁止工人们超时工作以换取加班费。
福特甚至数次在厂区发表演讲,要求工人们“有时间多陪陪老婆孩子,做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他还许诺工人少加班不会影响工资——这倒是真的,福特公司给工人的日薪是每天五美元,是当时美国其他工厂的两倍。
再到后来,福特公司招聘时甚至定了条规矩:只要那些有家有室的男青年来做工,而不招收那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大量空余时间的单身汉。
关于40小时工作周公约的内容
国际劳工组织1935年通过了《40小时工作周公约(1935)》(第47号),作出了40小时工作周的决议。
1962年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又提出缩短工时建议书,这个建议书规定了缩短工时的一般原则:在适宜时,逐步缩短正常的工时,以便达到40小时工作周的社会标准,并在缩短工作时间的同时不减少工人的工资。
同时指出,各国应根据不同经济和社会条件以及国家惯例,逐步缩短正常工时,保证其贯彻实施。
我可以给,你不能要
衡量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O不OK,要看它的下班氛围。
如果下班时间到了,大家陆续收拾东西离开,那氛围很不错。
如果下班时间到了,没忙完的同事在加班,你完成工作离开,那氛围也还行。
可如果下班时间到了,就算大家做完了工作也不敢随意离开,那氛围就有点糟。
那996到底是什么呢?
996是,不管你做没做完工作,你都不能走。你要待够12小时,每周6天,没事儿干就坐在工位上为公司的前途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