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有多强?为何他国无法拦截?关键在钱学森弹道
东风17到底有多强?为什么其它国家无法拦截?10马赫速度是其次,关键是钱学森弹道!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一款外形奇特的导弹亮相,它的名字叫东风17,美国五角大楼傻眼了,这真的一点都不夸张,原来中国还有这一手!
实际上早在2014年之前,美国就已经获悉了中国高超音速导弹实验成功的消息,2015我国就拿出了东风21D和东风26。这两款导弹让美国在南海对峙中破了防,望“风”而逃。东风17一出来,老美后背更加发凉,因为真的没有办法拦截它。
许多人只知道东风17的全程飞行速度平均能达到10马赫,末端攻击可以达到17马赫,是一款高超音速导弹,但是不知道它为什么防不住。实际上,我国的东风41末端攻击速度比东风17还快,但是美国想拦还是有一定的成功概率的,东风17与其它导弹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弹道。
目前高超音速导弹的弹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桑格尔弹道,另一种是钱学森弹道。
1933年,德国火箭专家提出了一种非常奇怪的导弹飞行模式,它巧妙地利用近地空间的真空环境,通过多次跳跃释放能量,从而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射程与速度。其核心在于激波压缩效应的运用,航天器前端对空气产生强烈压缩,形成一个伞状的激波锥,促使飞行器实现跳跃与加速。
经过一系列的跳跃后,航天器能够安全、稳定地滑翔返回地球,这种独特的返回方式被称为“滑跃式返回”。
要知道那个时候,德国的V1、V2火箭还没有制造出来,火箭的控制、导航以及热力学问题都没解决,桑格尔弹道只是一种构想。
1940年,钱学森偶然知道了桑格尔弹道这种东西,这启发了他,于是他自己又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弹道模型,解决了桑格尔弹道再入大气层能量损耗严重,和飞行不稳定的一系列问题。但是钱学森自己也发现,他搞出的这个模型,轨迹太奇特了,简直是飘忽不定,可以用诡异来形容。
这两种弹道的导弹当时的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造出来,等问世时两位导弹祖师爷都不在人世了。
钱学森弹道原理与桑格尔弹道不一样,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特殊设计的飞行轨迹,使导弹在大气层中以高速滑翔的方式飞行,难以被预测和拦截。钱学森弹道利用火箭助推将导弹送入大气层后,通过特殊的进入角度和高速升阻比特征,在大气层边缘以滑翔方式飞行。
当时他本人也不知道这个导弹外形是什么样的,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是乘波体,而桑格尔弹道高超音速导弹使用的是双椎体。
乘波体弹头相比于双椎体,它在大气边缘打水漂时能量损耗更小,同样的动能它能飞的更远,轨迹变化更加难以捉摸。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加上难以捉摸的弹道,使得东风17的拦截率为0,即便是我们自己,也拦不住这样的导弹。每一发东风17都有它独一无二的弹道,和人的指纹一样,没有重复的。
毫不夸张的说,东风17一问世,它的射程范围之内所有美日韩军事目标都成了靶子,中国想打,美国什么导弹都拦截不住。
美国可以通过弹道计算,算出东风41的轨迹,然后守株待兔,即便有变轨能力,那也是可以预测的。因为战略导弹的燃料是极其宝贵的,变轨要消耗许多燃料,不过好在东风41有分导式核弹头。
目前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朗、印度这几个国家的某些导弹美国拦不住。前四个是因为有高超音速导弹,而印度则是因为他们的导弹一发射就很容易失联,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被军迷戏称为“布朗弹道”!
东风17这么厉害,美国怎么不造一个呢?
事实上,美国现在连双椎体弹头都搞不出来。美国高超音速导弹卡的技术点可不是一两个,而是有很多,高超音速导弹研发了20年还是没有成功。
网上说成了的都是假的,2022年5月份,美国用B52轰炸机挂载一个AGM-183A导弹进行试射,结果成功了。这个消息倒是真的,但是这枚导弹没有战斗部,另外只能由轰炸机挂载,而且它的速度只有5马赫,达不到高超音速导弹7马赫飞行速度的门槛。
这7马赫是老标准,美国的AGM-183A一出来拉低了下限,目前网上很多人说达到5马赫就是高超了。
搞笑的是,2023年美国又来了一次实验,结果还是失败了!
美国研制高超音速导弹很坎坷,目前还缺的技术有黑障通讯、双脉冲固体燃料发动机、高超速大型风洞、弹头的耐热层材料,只能靠重新定义来实现自己的高超梦了。
实际上,美国的研发单位把AGM-183A称为“空中快速反应武器”,科研人员的脸皮还是比政客和媒体要薄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