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十大元帅,战力强悍又各有所长
说起我们的十大元帅,估计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题。注意,跟将军的称谓不同,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属于军队系列荣誉。而元帅的称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属于国家荣誉。十大元帅不仅战力强悍,军事才能首屈一指,政治能力卓尔不凡,却又各有各的特长。
先说说排名第一的朱德元帅。
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早期军事足迹主要在云南和四川,参加过反对袁世凯、段祺瑞等军阀的革命战争,曾出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云南警察厅厅长等要职。率部打遍西南,罕有其匹,在西南旧军阀中享有盛誉。后留欧入党,参与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又随军南下,三河坝分兵后重要关头和陈毅振臂一呼,最终把余部带上井冈山,为第一块红色割据根据地立下了汗马功劳,和毛主席一起被蒋介石集团称为“朱毛”红军,后来一直担任人民军队各个时期的总司令之职。为人忠厚谦让,又虚怀若谷,领军人物实至名归。
仅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就走出了5位共和国元帅。
排名第二的是威名赫赫的彭德怀元帅。以敢打硬仗恶仗而享誉全军,其领军能力在党内军内仅次于朱司令。不管那个山头的部队拉过来到彭老总手里就成了“拳头产品”,在朝鲜战场愣是把三十八军骂成了“万岁军”!彭总的另一个特长就是临危受命,且喜欢把敌军“包圆”,就是你既然带队来了,我就给你来个“囫囵的”,当官的当兵的都得给我留下,别想溜!所以国民党将领跟彭老总对阵无不颤颤栗栗,不但不想着立功,还得想想能不能回去。
林彪元帅和徐向前元帅都是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毕业生。也都是经过蒋介石过筛认为成不了气候的普通之辈。结果林彪成了“红军之鹰”,徐向前成了鄂豫皖的“战神”,都打成了蒋校长的噩梦。
先说说排名第三的林彪元帅。
林彪的特点是精于算计,不打无把握之仗。几乎把战争算到了连队的级别,且算无遗策 。跟在主席身边久了,深得主席“真传”。在东北大练兵时创立了“三三制”、“一点两面”、“三猛”、“四快一慢”等眼花缭乱的一整套实用战术,打得国民党军毫无还手之力,更是带出了大名鼎鼎的“四野”。成名之战—平型关伏击战,亦称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中带领四野打穿了中国东部—从长春一路横扫到海南岛。
徐向前元帅是个实干型帅才。敦厚内敛,身为鄂豫皖前敌总指挥,自己的媳妇却在后方被张国焘给残杀,放在贺龙元帅和彭老总你试试。
徐向前元帅的元帅的特长是有枯木逢春起死回生之功。张国焘带领的红四方面军兵强马壮,徐向前首推第一功。1933年底红四方面军的反六路围功,曾创下了以3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8万余人的辉煌战迹,是役国民党军共计20余万人,兵分六路,却成了他们的噩梦。解放战争中,在主力部队支援陕北战场以后,仅凭整编的地方部队和民兵,把阎锡山赶出了山西,其起死回生的能力令毛主席大为惊叹!
贺龙元帅。
有贺龙的地方,本身就是江湖。做为旧军队的高级将领,在白色恐怖最为严重的时刻,毅然投身革命,看重的就是共产党为穷人打天下的光辉目标。若要加官晋爵,蒋介石和汪精卫都争着给。起义失败后拒绝了党要他去苏联学习的建议,又跑回老家“拉杆子”,结果打下了湘鄂西根据地,创建了红二军团。后来毛主席又亲点贺龙镇守晋西北,就是要借贺龙这条“过江龙”,既挡住日本这条恶狼扑向陕西,又拒住阎锡山这个地头蛇对延安的觊觎之心。 有贺龙在,陕北在抗战八年,不见一个日本兵。阎锡山也老老实实的在自己的地盘上卧着。
贺龙元帅的特长:拉杆子一把好手,嫉恶如仇,党性强又江湖气重,对付军阀,首推贺龙。
陈毅元帅、聂荣臻元帅、叶剑英元帅,都算是黄埔军校教官系列。
陈毅在1927年,曾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任职,这个学校是黄埔军校的分校 。
陈毅和元帅和叶剑英元帅也都是“儒帅”,陈毅元帅是个多面手,军事诗词围棋外交皆是“大咖”级别!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只有两个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皖南事变以后陈毅临危受命,和刘少奇搭档重建新四军军部。黄桥决战打出了新四军的威名,在敌伪顽军中指挥有方,打开了抗战的新局面。上海解放后第一任上海市长,开创了我党治理特大城市的新纪元。后任外交部长,以元帅部长享誉中外。
叶剑英元帅曾是中华民国大元帅孙中山的近身副官,出道就是巅峰。三大起义参加了两个,历任我军各个时期的参谋长,又在草地分兵中及时的阻止了红军内斗。抗战时期跟周总理坐镇武汉和重庆,协调和国民党的关系,跟周总理一样,是我军“通天”的人物,军调部“叶参座”威名镇华夏。后来出任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指挥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
参谋不带长,声音就不响。要协调处就有叶帅在。建国以后曾任军委副主席,结束内乱还靠叶帅坐镇。
聂荣臻元帅。和叶帅一样,人民军队三大起义参加了两个: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哦,顺便提一句,我党创立军队前,聂帅就在苏联系统的学习了军事。回国后曾和周总理一起主持中央特科。
聂荣臻元帅是华北军队的灵魂人物,毛主席非常看重聂帅的沉稳和勇敢。所以红军主力军团交给了林彪和聂荣臻。林彪任团长,聂帅任政委;林彪任军团长,聂帅任军团政委 ,可见聂帅在主席心中的份量。
抗日战争时期,叶帅率部创建了大名鼎鼎的晋察冀根据地,部队的实力当时是我党最雄厚的一支。那可是华北,真正的后方,几乎每天都是和装备精良的日军面对面。没有聂帅在,华北还真没有能镇住场子的。
聂帅也是个老实人,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定后,根据协议要裁军减员,人家是裁减老弱病残,他是一刀切,能打的不能打的都真裁!和平了还要这么多军队干嘛,不搞地方生产可惜了。结果国民党一翻脸,华北就吃了大亏。好在总司令出马,协助聂帅稳住了阵脚,扭转了局面。
既老实又能干,聂帅大才也!
刘伯承元帅。跟聂帅一样,也是留苏回来的军事家。是我军的当代“孙武”,享有“军神”的美誉。
红军时期就任红军总参谋长,军事理论首屈一指。后因反对博古和李德,被降职使用。遵义会议后复任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和彝族首领歃血为盟,传为佳话。抗战时期任129师师长,组织了七亘村、长生口等对日伏击战,打得日军怀疑人生。解放战争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率部平定了西南,粉碎了蒋介石“反共复国”的迷梦。解放后又专心我军的教育工作,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
“军神”,“当代孙武”是军事家、革命家、军事理论家刘帅的精辟论断。我军的系统化,现代化事业的奠基人。
罗荣桓元帅是我军唯一的“军政”全才元帅。
罗帅是毛主席一手带出来的帅星,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经过三湾改编的洗礼,为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尽心尽责。抗战时期,山东八路军新四军当地的起义军三支力量竞相教劲,毛主席亲点罗荣桓出马,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结果山东一盘棋下活了,山东几乎成了我军的天下。解放战争开始后,林彪在东北军政一肩挑,顾了军队就顾不上地方,结果罗荣桓任政委,林彪还真就任了,有了后来大名鼎鼎的林罗刘。
罗荣桓元帅是共和国元帅中首屈一指的“军政全才”,既是敌人闻风丧胆的将才,又是我军人人佩服的罗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