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勇原以为能当上第6方面军司令部,为何却是冈村宁次上任?
1944年7月,塞班岛的失败,给日本朝野造成了极大冲击,更让日本军部丧失了取胜的信心。
7月1日,塞班岛失陷前夕,日军大本营陆军部,负责战争指导的官员哀叹道:
“以作战挽回败局已经无望,而且德国处境与帝国大致相同,今后将逐步陷入穷途末路。为尽快求得战争结束,不得不依靠政略攻势,来谋求战争的解决。此时的条件,只有保持国体这一条。”
依据这个判断,日军大本营作战部决定在中国台湾和菲律宾一线,邀击美军进行最后的决战,妄图借一次大胜,体面地结束战争。
为此,他们孤注一掷,发动了以菲律宾群岛为主战场的“捷一号作战”。
为了全力进行“捷一号作战”,自新上任的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以下,参谋本部和陆军省的大部分要员,都担心在中国战场上,继续进攻桂林、柳州,由于补给问题将重蹈英帕尔的覆辙。
因而希望侵华日军停止攻打桂柳,而只以打通粤汉线为目标,或者干脆结束“一号作战”。
然而,对这些主张,参谋本部的作战部长真田穰一郎与作战课长服部卓四郎却极力反对。在他们的强硬态度下,日军的“一号作战”又全面展开。
这一次,他们不顾两面作战的危险,除向中国战场大举增兵,并投入他们最新式的4式战机(第12飞行团)外,又集中侵华日军的大部分精锐,编组了第6方面军。
当大本营和中国派遣军决定编组第6方面军时,曾询问第11军的意见,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的回电是:
“可将11军升格为方面军,改编成两个军,特别需要加强后方”。显然,横山勇当仁不让,要当这个方面军的司令官。
横山勇为人自负,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1期,在校期间,与石原莞尔、饭村穰并称为第21期的“三羽乌”。
1915年12月,又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第27期,并以军刀组的荣耀受到天皇接见。
1939年9月12日,出任第1师团师团长,1942年,第11军司令官冢田攻机毁人亡,横山勇又被火速任命为该军司令官。
第11军是侵华日军中最重要的野战军团,该军不仅兵力雄厚,装备精良,而且也集中了第3、第13师团这样的精锐之师。
长衡会战中,横山勇指挥数十万大军,其间除了在衡阳受挫外,几乎是所向无敌。
他自以为立下了不世战功,越发骄狂自大,甚至还对参谋长中山贞武少将说:“在目前的大东亚战争中,能立即取得主动的,唯有本军。”
他满心以为,这个方面军司令官的职位,无论怎么也会落到他的头上。不料,8月25日,侵华日军公布第6方面军的编制时,司令官并不是他横山勇,而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
冈村宁次的资历,比横山勇要深,他的学历比横山勇陆士高5期、陆大高2期。同时,他又是巴登巴登“三羽乌”之一,昭和军阀的中坚人物。
论影响力,并不比东条英机、寺内寿一差多少。何况,其人能力超群,在正面战场,作为第11军首任司令官,率部攻陷武汉和南昌,奠定了第11军在华中的局面。
其后,又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任上,以“铁壁囚笼”“三光政策”等残酷手段应对八路军的游击战。
按说,派来这样一个上司,横山勇也应该说不出什么。可他却心怀不满,对冈村宁次阳奉阴违,总想找机会冒犯一下冈村的权威。
在而后的桂柳会战中,正是由于两人的内讧,才给中国军队顺利突围,创造了机会。
眼下,冈村宁次新官上任,刚刚来到衡山方面军司令部,正忙于熟悉他的幕僚。其实,也不用怎么熟悉,因为第6方面军的参谋主官,都是他在第11军时期的老部下。
参谋长宫崎周一少将,原为第11军参谋次长,现在的参谋次长天野正一少将,原为第11军作战课长。
此外,为了充实第6方面军的指挥能力,大本营又任命武田功大佐为作战课长,堀场一雄大佐为航空参谋。
而第11军高级参谋,也替换为总军第一课高参井本熊男大佐。这些人物,无一不是日军参谋中的翘楚。
看到自己的司令部人才济济,冈村宁次不禁踌躇满志,计划借长衡会战胜利之威,对我广西10万国军,来一个漂亮的迂回歼灭战。
此时,衡阳虽然陷落,但湖南的战事还远未结束。长衡会战后,中国军队虽伤亡90577人(其中阵亡49370人),但实力尚存,重庆军委会还想趁日军疲敝之机,继续在湖南与日军作战。
本来,衡阳沦陷后,桂林的白崇禧曾急电蒋介石,建议迅速将衡阳周围的第46军、第62军调往桂林,并将第九战区的其他部队,撤至祁阳、零陵和桂林一线,在湘桂边界重组防御。
但军令部却建议将主力留在衡阳周围,与日军继续作战,其理由是:
(一)前线撤兵,敌必跟踪深入。
(二)激战之后,部队急撤,有溃退之虞。
(三)撤兵影响人心与盟军观感。
(四)目前态势,地理比较有利,较退保桂林有利。
蒋介石最信不过的地方实力派就是新桂系,时刻想找机会削弱其主力,当然也不愿把第九战区的两个军拱手让给白崇禧。
而薛岳这个愣头青,就是蒋介石愿意,薛岳也不会放这两个军走。
此外,蒋介石此时正在和史迪威斗得死去活来,他考虑到民心士气与国际影响,遂采取军令部的建议,否决了白崇禧的主张。
他命令第九战区的残部与各路援军,继续向当面日军发起反攻。同时,命第六战区向宜昌日军发起反攻。
反击的最大亮点,出现在茶陵、攸县和安仁一带。此地的我第44军,从8月下旬开始,向日军第27师团中国驻屯步兵第3联队,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反攻。
我军士气旺盛,斗志昂扬,作战意识相当强烈。特别是我军的迫击炮,对准高地上的日军射击时,炮弹竟能从日军的正上方落下,把日军打得无处躲藏。
抗日烽火【第343期】
横山勇
作者简介
自小喜欢文字,小学生时,作文已常做范文。文青时期,多篇文章获奖。风雨几十年,爱好未改,喜读文史,坚持写作,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