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帆为何对比她大54岁的杨振宁情有独钟?翁帆:这种状态让我安心

翁帆为何对比她大54岁的杨振宁情有独钟?翁帆:这种状态让我安心

2004年,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结婚了,两人顿时被推到风口浪尖,一度引来许多网友的抨击和谩骂。


平心而论,杨振宁当时是单身,翁帆同样是单身,虽然两人年龄相差悬殊,但从法律上讲,两人结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可很多人就爱揪着“老夫少妻”不放,有人觉得杨振宁是贪恋翁帆年轻漂亮,还有人认为翁帆是看中杨振宁的钱,反正,很少有人认为两人是真心相爱的。


如今,17年过去了,杨振宁和翁帆仍相亲相爱,让曾经质疑的人惊呆了,为什么翁帆会对比她大54岁的杨振宁情有独钟呢?


其实,只要我们了解了真实的杨振宁,这件事就好理解了。


杨振宁的抉择


杨振宁自小品学兼优,他于1945年获“穆藕初奖学金”,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成为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1957年,杨振宁就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时候,由杨振宁代表致辞。


他说:“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这一席话,杨振宁既向爱因斯坦致敬了,又强调了自己是中国人,并为之自豪。不难看中,杨振宁虽身在外国,但心却在中国。

随着杨振宁功成名就,学术交流不可避免地多了起来,然而,他当时所拿的护照却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这让杨振宁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斗争”的核心就是:回国还是换国籍?


当时新中国成立没多久,杨振宁若是能回国,肯定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况且,在此之前,新中国曾多次放出明确信号,邀他回国;杨振宁的父亲更是三次跨越万里与杨振宁见面,主要任务就是劝杨振宁回国。


杨振宁考虑了很久,最后和他的搭档李政道回复道:“我们还年轻,争取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到一定的时候再回去。”


不曾想,这个“一定的时候”竟然是50多年后。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1964年,年仅42岁,正值壮年的杨振宁做出了一个艰难决定,选择加入美国国籍。


消息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要知道,1955年,钱学森拒可是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回到了祖国怀抱,只为为国效力。


杨振宁为何不回国呢?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政治原因。当时正值朝鲜战争,美国已经严令禁止获得博士学位的华人回国,再加上当时杨振宁的妻子是岳父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杜聿明,就算杨振宁能回来,岳父的背景恐怕也会对杨振宁有所影响。


二是发展原因。前文提到,杨振宁自从获奖后,要四处进行“学术交流”,如果有美国护照,确实会给他带来很多便利。更何况,杨振宁所研究的领域,在当时也只有美国才能为提供他不错的研究环境。


杨振宁入美国国籍,让无数国人失落的同时也非常不解。据说,连钱学森的贴身警卫员都忍不住问钱学森,为什么杨振宁没有回国?


钱学森对警卫员说:他在国外的作用远比国内大。

一矢中的。


平心而论,杨振宁当时从事的理论物理研究,对新中国的当时最紧迫的“两弹一星”研发并没有实际作用。况且,当时新中国成立没多久,百废待兴,也实在是没有那个条件支撑他的物理理论研究。


现在看来,如果当时杨振宁回了国,世界上未必会有“宇称不守恒”、“杨·米尔斯理论”和“规范场论”了,这对于人类科学来说将是个重大的损失。


总的来说,当时杨振宁若能回来,必然是振奋人心的事,皆大欢喜;没回来,也只能说稍有遗憾,无关大局。


但不可否认的是,杨振宁始终是爱着祖国的,他曾在诺贝尔奖的颁奖贺宴上说:“假如今天有人问我,你觉得你这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这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改变了中国人自觉不如人的心理作用。”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杨振宁一直深爱着祖国,在他心底,他始终是个中国人,他一直用行动在告诉世界,中国人很了不起!


不管身在何,一直心系中华


杨振宁虽然入了美籍,但他从未停止为祖国做贡献。1971年,中美关系稍有松动,杨振宁便迫不及待回国探访。


进入祖国的领空时,杨振宁激动得发抖。


他在回忆录里写道:“1971年夏天我回到了阔别26年的祖国。那天乘法航自缅甸东飞,进入云南上空时,驾驶员说:‘我们已进入中国领空!’当时我的激动的心情是无法描述的。”

杨振宁激动,国家领导人同样很激动。当时,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杨振宁并设宴款待,两人整整谈了5个小时!后来,杨振宁再次回国时,毛泽东和邓小平先后都会见了杨振宁,可见国家对其重视。


杨振宁回国不仅仅是探亲,由他倡导兴办,且一直沿袭至今的“青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不仅激励广大青少年的创造思维、动手能力,也改变了之前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片面的人才观。


此外,杨振宁还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为中国留学生保驾护航的同时,也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数十年以来,杨振宁不管身在何处,他从未将自己和祖国撇开,反而一直利用自己在世界科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为中国做贡献,一直心系着中华。


2003年,杨振宁回到中国定居,国家举双手欢迎他回家,已经说明了一切。


当时,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还提出了可笑的“回国养老说”,而实际上,杨振宁回国后,不仅没有“养老”,还坚持在清华大学任教。

杨振宁在清华大学任教的年薪有100万,这看似不少,但远远无法匹配他的能力和贡献。更令人敬佩的是,杨振宁还将这100万元的年薪以及美国卖掉的房子所得120万美元,都捐给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所!


当然,这些都远远不及他将大量的科研和教育人才带回了中国的贡献大。姚期智、聂华桐、林家翘等科学家才能安然回国,杨振宁功不可没。


如果杨振宁不爱中国,他又何必暮年改回国籍?要清楚,凭他在物理学地位,哪个国家不待他若上宾?!


杨振宁有多么了不起?


杨振宁研究的领域确实与普通人关系不大,以致大家对这位活着的传奇没觉得有啥特殊的。


实际上,他太了不起了。


除了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外,杨振宁在理论物理学界仍有13项诺奖级别的研究成果!



当然,这些“成果”我们看了还是一头雾水,毕竟咱不懂行。不过,有点我们需要知道,杨·米尔斯理论是基础理论的基石之一,哪怕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过,只要人类文明还存在,他的名字就会被印在课本上。

我们不懂行没关系,让我们看看懂行人是如何评价杨振宁的:


“授奖给杨振宁是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广义的 场 论,这个理论综合了有关自然界的物理规律,为我们对宇宙中基本的力提供了一种理解。作为20世纪观念上的杰作,它解释了原子内部粒子的相互作用,他的理论很大程度上重构了近40年来的物理学和现代几何学。这个理论模型,已经排列在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之列,并必将对未来几代产生类似的影响。”


这是1994年,美国富兰克林学会将北美地区奖额最高的科学奖鲍尔奖颁发给杨振宁时颁奖时,正式文告中讲述的。


其实,不用他人肯定,杨振宁的历史地位已经可以与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等人相提并论了!


同时,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全才科学家”!而如今物理学界的年轻科研者,对杨振宁的崇拜,就像是当年杨振宁等人对爱因斯坦那般崇拜。

2019年,杨振宁获得求是终身成就奖,成为自“求是奖”成立以来,第二位获此奖项的科学家。


求是奖是通过奖助在科技领域上有成就的中国学者,上一次还是颁给了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先生。


这是国家对杨振宁的家国情怀以及为祖国科学事业所做出的贡献的认可。


老夫少妻引争议


可就这么一位德才兼备的科学家,却因与翁帆结婚,从而引来无端的质疑和谩骂,这实在是一件痛心的事。


其实,杨振宁的私生活称得上非常干净。在认识翁帆前,他有且只有一段婚姻。


杨振宁与第 一任妻子杜致礼是在1950年结的婚,两人相守的53载,感情非常好,从未传出过绯闻。


2003年10月,杜致礼因病去世,享年76岁。至此,杨振宁重回单身。


这么一位德才兼备的科学家,重回单身后,与翁帆从相恋相爱到相知,其实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很多人说翁帆看中的是杨振宁的钱,这很可笑。


学生时代的翁帆,不仅人长得漂亮、成绩优异,家境还非常殷实。翁帆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一直倍受父母宠爱,是在蜜罐中长大的。因此,不存在翁帆看中杨振宁的钱这一回事。


而对于翁帆的选择,翁帆的父母非常支持女儿的做法,并希望她能好好照顾杨振宁教授。


与杨振宁结婚后,翁帆为了杨振宁的身体着想,她甚至还改变了自己的作息习惯,坚持陪杨先生一起早睡。这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是难得可贵的。


如今,两人已经携手走过了17个春秋,在翁帆的照料下,已经98岁的杨振宁身体仍非常健康,杨振宁称“非常喜欢现在的生活”。


而翁帆则表示,“这十几年来我的生活平静、稳定,我享受其中,一直觉得自己在象牙塔中的象牙塔,但这种状态让我安心”。


两人当初毅然奔赴爱情,面对流言蜚语,从未刻意去解释,如今,时间也为他们证明了一切。


结语


只要人类还在繁衍生息,杨振宁就始终是彪炳史册的伟大传奇,他对人类科学的贡献一直会刻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有幸与这样一位大师生活在同一时代,一起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崛起,这该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请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再无端的质疑和谩骂了。


相关推荐

​明史戚继光传译文

​明史戚继光传译文

132

明史戚继光传译文 戚继光,字元敬,世上是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任官都指挥,在大宁都司任职,后随所部作为神机营调入京师驻扎,有品行。戚继光自幼风流倜傥,有不平凡志...

​瞭望 | “破次元”文化突破光彩熠熠

​瞭望 | “破次元”文化突破光彩熠熠

181

瞭望 | “破次元”文化突破光彩熠熠 技术的迭代更新,多元的题材与风格,文化符号的深入挖掘,美学风格的多样呈现,每一帧画面体现的不仅是创作者们对质量的死磕,更是他们对作...

​光纤收发器的安装与使用与故障判定

​光纤收发器的安装与使用与故障判定

172

光纤收发器的安装与使用与故障判定 纤收发器是现在网络传输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设备了,其特点是成对使用,体积小,传输距离远(25KM)。光纤收发器是现在网络传输中应用比较广泛...

​到底该选谁?国产三大骁龙835机型对比体验

​到底该选谁?国产三大骁龙835机型对比体验

145

到底该选谁?国产三大骁龙835机型对比体验 作为目前仅有的三款搭载骁龙835芯片的国产机型,小米6、努比亚Z17和一加5在旗舰手机市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购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