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现如今都没搞改革开放,三次尝试三次放弃背后,究竟有何苦衷
声 明 : 本 文 内 容 均 引 用 权 威 资 料 结 合 个 人 观 点 进 行 撰 写 , 文 末 已 标 注 文 献 来 源 及 截 图 , 请 知 悉 。
46年前,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之路,进入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作为我们近邻的朝鲜,会不会跟中国一样,走向改革开放之路呢?

其实朝鲜曾经尝试过改革开放,但现如今却沉默了下来,他们到底有着怎样的苦衷呢?
2010年5月,朝鲜当时的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前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两次来到了中国,在全世界的印象中,金正日一直都是个非常神秘的形象,他很少出国访问,却为何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有这样的行为呢?
且看金正日来到中国之后 ,都做了一些什么,他先后去往了北京、天津、大连、沈阳,进行考察,甚至中方还曾表示,是愿意同朝鲜介绍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经验。

而朝鲜的报刊,也是将改革开放这四个字,与金正日的出行给联系到了一起,极力盛赞中国的经济发展。
就在三个月之后,金正日再次访华,又一次提出了,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见证者,这种种的行为和言论,都能看出来金正日似乎是想要借鉴中国的经验,带领朝鲜也走向改革开放之路。
朝鲜作为我们的近邻,在二战之后与南朝鲜分裂,在苏联、美国不同阵营的支持下,南北双方,一个走向了资本主义的阵营,另一个走向了社会主义的阵营。

而在美国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种制裁下,朝鲜的发展之路,显得尤为艰难。被动挨打的局面,中国也曾经历过,但最后我们是靠着改革开放的道路摆脱了被动的局面。
朝鲜若是想要摆脱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更需要改革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朝鲜本来就脆弱的经济,就已经开始走向了下坡之路。
朝鲜国内面临着粮食、电力和资金等众多突出问题,从那时起,朝鲜的改革开放,其实就已经势在必行了。

而后来,朝鲜确实也是做出了一些行动的,例如在1998年,朝鲜修改宪法的时候,就在一些条例上,加上了一些体现经济理念的内容,比如生产单位要进行独立核算制度等等,关于成本、价格、收益等数据,进行了强调。
虽说是在经济的道路上走了几步,但却远远达不到改革,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改革经济体制。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对中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实行的改革开放,朝鲜最开始是不看好的,甚至是批评的态度,他们浅显的认为,中国的做法是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背叛。

可经过了时间的检验之后,中国的经济的飞速发展让朝鲜彻底长了眼,我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
一跃成为了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居美国之后,现如今我国占据各种第一,例如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一大国等等。
朝鲜就是照着中国学习,怎么也能走好这改革开放之路,但为何满分试卷都放在眼前了,朝鲜却依旧是没搞起来呢?

为何朝鲜现如今,都没搞出来改革开放,在其三次尝试三次放弃背后,到底是有着怎样不能解决的苦衷呢?
朝鲜在看着中国能将改革之路走得这么好之后,其实也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时,朝鲜传统经济体制不断突出的弊端,就引起了朝鲜高层的注意。
眼看着农业生产的能力一直在下降,每年的粮食产量根本就不能满足朝鲜全国人民的需要,那时朝鲜先是开始依靠苏联和东欧等国家的粮食和进口,来最先解决了这一现状。

但是别国的援助总是有尽头的,受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就在苏东巨变之后,朝鲜就很难从这些国家取得长期的经济援助。
更恐怖的一件事,朝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就面临的一系列的自然灾害,本来经济就困难了,再加上天灾,朝鲜人都要活不下去了。
最严重的就是粮荒,这时候能怎么办呢?朝鲜只能将抓紧时间,来进行农业改革。将其当作是经济改革的主要任务。

朝鲜上世纪跟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前一样,针对农业管理,都是采取的计划经济体制,可随着时间一长,这项经济体制就显现出了弊端。
那就是严重损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于是朝鲜未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就开始在农民之间之实行分组承包制、家庭营农制等等。
结果确实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对促进农业发展是起到了推动作用,而这些种种影响经济的手段,其实都跟中国的比较相似。

朝鲜显然是将中国当成了学习的目标,所以中国在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之后,朝鲜也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尝试改革开放。
不管结果如何,最终朝鲜还是有所行动了的,像是制定合营法和设立经济自由贸易区。尤其是在朝鲜先后访问过中国的几个重要经济特区,像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等之后,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们也先后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罗津先锋经济特区,新义州经济特区、开城工业区、金刚山观光地区,这几个特区对朝鲜的重要性不言而语。

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朝鲜就靠着它们,赢下了将近两亿美元的外汇收益。
可以说是初有显著的成效,且朝鲜在对外经济上,也不再那么的固步自封,开始加大了对外的经贸关系。
本来是将国家重心都放在军事上的朝鲜,也渐渐将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朝鲜在农业、工业、经济上的改革道路,是在艰难中进行的摸索。
可为何朝鲜学习、借鉴了中国,却没有学彻底,走向改革开放的道路呢?

朝鲜现如今都没搞改革开放,三次尝试三次放弃背后,到底有何苦衷?
金正日时期,他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很是关注,多次的访华之旅,似乎也在透露着一些信息,朝鲜似乎要也要走向改革开放,但为何最后却是不了了之了呢?
其实朝鲜是想要改革开放的,可是他们跟中国不一样,在决定改革开放的时候,就早依旧丧失了决定性的内外环境和条件。
为何会这么说呢?先从朝鲜内部的问题来看,朝鲜世界共产主义体系太过于薄弱,不像中国的那般强大。

因此一旦朝鲜要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他们是很难得到外部支持的,且因朝鲜发核工业,是被美国所制止的,得到美国打压的朝鲜错过了重要的外部环境。
朝鲜之所以到现如今都没有开放完全,且朝鲜人民不被允许上国际网的原因,就是朝鲜跟韩国之间的经济社会差距过于悬殊。
上世纪中国大陆在开放国门的时候,其实海峡对岸的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经济实力是要比大陆更加发达的。不管是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还是其他之类的等等。

但中国为何在这样的差距下,依旧能发展起来,也是因为台湾不管是从面积、人口还是军力等方面,与中国大陆相比,有着更悬殊的差距。
而众所周知,国民党当初跑到台湾,是因为被赶走的,是失败了的。所以当中国大陆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台湾那时对大陆的影响很小,再加上那时两岸获取信息的能力也不方便,所以改革开放是很顺利的。
可南北朝鲜就不一样了,他们两国的领土是连接着的,是因为战争分裂成了两个国家,并不是说分出了个胜负。

且韩国人民过于优越的生活水平,会使朝鲜人民难以接受,因为双方差距太大,尤其朝鲜要发展改革开放的时候,网络时代已经到来,这就更让朝鲜领导层害怕。
一旦打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他们就很难再用主体思想,来控制本国的百姓,这也是为何朝鲜的改革开放之路没有彻底打开。
因为他们一旦走了这条路,就肯定会引起大规模的社会抗争和社会运动,金正日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来中国视察也只是视察,中国给他的改革建议,金正日是不会接受的,他要保证金家的权力,能从他的手中继续传递下去。
如今封闭式的发展,以军事为重点发展的道路,是维护朝鲜最保险的做法,但同时他们也失去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朝鲜会改革开放吗?
ccccccc/1pg5433nsl0.html >中国知网:金正恩:神秘朝鲜新领袖的接班路
ccccccc/t1i4luhvmtk.html >中国知网:试论朝鲜改革开放
ccccccc/n3c0nafcmzh.html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