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的六种战略
6S咨询服务中心6S管理咨询公司概述:无论是在商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你必须明白如何进攻,何时不能进攻,何时应保持原地不动,何时应撤退。
战略家必须把这些主要的法则谨记于心。防御易于进攻。所以,当你拿不定是否应该进攻时,就不要进攻。防御令你能够从思前想后的犹豫中获益,而进攻却承载必胜的重负。如果你选择防御,就必须决定采取何种防御战略。
防御战略比进攻战略更容易获胜,因为进攻者的不利之处恰恰是防御者的有利之处。防御者可能已经是市场的佼佼者,其品牌与顾客心仪的产品是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可口可乐、百得(Black&Decker)、邦迪(Band-Aid)、吉列、舒洁(Kleenex)等。
即使情况有所不同,防御者仍有其他优势胜于进攻者。这包括更多有关供应商、分销渠道、技术和消费者心理学的市场秘诀、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也具有更大的市场知名度)、较大的经验效益(学习曲线)和更大的规模与协同效应。
最后,多数人都不愿冒险。所以,当人们还拿不定新产品是好是坏时,总是趋向坚持使用已经用过的产品。新进入者必须有更强的说服力,例如更低的价格、更好的质量、更快的送货服务等,才能劝服消费者改变。
尽管在较量中,防御者处于有利之势,但是,如果进攻者遵从一定的规则,仍可能大获全胜。所以,与其被动防守,防御者必须努力削减进攻者的成功机会。以下有六种防御战略可供防御者采用。
发出警告信号
发出信号的主要目的是警告敌人不要进入你的市场,从而不战而胜,这是最漂亮的胜仗。
有许多方法可以向竞争对手发出信号,表明如果有必要的话,你会血战捍卫自己的市场。你可以扩大工厂的产能,创造一种盛况,让竞争对手感觉到一旦它决定进入市场,面临的将是低价产品的滚滚洪流。警告信息可以是用言辞来传达的,也可以是非言辞的;可以是针对顾客的,也可以是针对竞争者的;可以是在你的细分市场之内发布,也可以是在它之外发布。
IBM在新的电脑系列投放市场前的2至3年,就会为其做宣传,这种做法就是针对顾客传达信息的例子。这个战术就是设计用来防止顾客在此期间购买竞争对手的同类型产品。
向你的细分市场之外的公司发出警告信号,目标是阻止竞争者进入你的“领地”。但是有时候,这个战略也不能奏效。AC尼尔森(AC Nielsen)在美国百货销售和电视观众调查市场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它就没能够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AGB公司、Times Sales Area Marketing公司、McGraw-Hill集团旗下的数据资源公司(Data Resource),以及Control Data旗下的Arbitron公司都是它没能阻止的竞争者,它们都成功地渗入了美国市场。
无论使用何种威慑手段,总有些规则能够令企业的成功机会最大化。
第一,确保信息人尽皆知。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曾经利用新闻发布会,来宣布它的随机存取存储器芯片的市获取更多相关资讯请登录http://www.cn6szx.com场价格。另外,新闻访谈或在黄金时段的电视宣传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你还可以选择在年报上发表声明或在行业会议上发言。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你的决心广为人知。
第二,直接向那些影响最大的企业传达信息。这里不是指已经在你的细分市场内的直接竞争对手,而是指你的间接竞争对手—与你在同一产业却不在同一细分市场。你还要把信息传达给那些虽然与你不在同一行业,但拥有一些资源,所以可以在你所处的行业赢得竞争的企业。
识别间接竞争对手,应该着眼于需求而不是产品。如果你制造玻璃瓶,那么那些生产塑料瓶、铝罐和纸板盒的制造商都是你的间接竞争对手。要识别来自你所在行业之外的潜在入侵者,你需要搞清楚什么资源是在你的细分市场获胜的基础,以及在你所处的细分市场和行业之外,有哪些企业拥有的资源无论是在类型还是在数量上都符合这一要求。
最后,保持信息的可信度。要令人相信这些信息,你必须具备三个素质:一是拥有履行诺言的信誉,二是有实力还击对手,三是所发出的信息必须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