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桑卡拉】:贫瘠非洲土地上最为悲壮的理想主义革命者
桑卡拉雕像(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5年,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郊外,一座没有墓碑的坟墓被掘开。
一具嵌满子弹的遗骸被取出。
他在那座无名的坟墓中静静躺了28年,见证了自己心爱的国家从希望重回地狱。
2019年3月2日,他的雕像在瓦加杜古竖立,迷彩服、贝雷帽,单臂高举,一切都如他生前的样子。
无数的人来到雕像前悼念。
当地一所学校的老师眼含热泪,“他死的那一年我还是个婴儿,我直到大学时才知道他的存在,但一切都太晚了。”
谨以本文,献给非洲大陆最伟大的理想主义革命战士,布基纳法索前总统:托马斯.桑卡拉。
❶上沃尔特时代
⓵殖民者的到来
19世纪晚期,殖民者来到非洲西部,并一厢情愿的要求对这里进行“保护”。
他们显然没有将这块落后的蛮荒之地放在眼里。
在他们看来,这块土地上大大小小的部落只是黑色的群居动物。
这从殖民者数次派来的使者身份就能看得出。
有上校,陆军上尉,海军军医……
1896年,一名法国上尉和中尉率军远征,烧毁了瓦加杜古。
当地的部落国家在战败后,只能将反抗的希望寄托于鬼神,他们在山上对土地女神举行了献祭,祭品包括一只黑色的公鸡,一只黑色的公羊,一头黑色的驴子,以及一名黑色的奴隶。
然而,女神并没有帮助他们。
法国人完全殖民了这里,并为这里取了一个全新的名字:上沃尔特领地。
只因为一条叫做沃尔特的河在这里流过。
在被法国殖民期间,上沃尔特为法国贡献了无以计数的棉花、橡胶、花生,以及数以十万计的士兵。
⓶独立浪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兴起。
上沃尔特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自治运动。
1956年,上沃尔特半自治共和国成立,在民族独立的道路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1959年,上沃尔特全民公投,成立上沃尔特共和国,从法国的殖民下完全独立出来。
独立后的上沃尔特共和国依然保持着与法国的密切关系,或者换句话说,法国依然牢牢把持着上沃尔特的经济,左右着上沃尔特的内政,外交。
从1959年到1983年,上沃尔特接连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时代。
依然是老套路的被法国左右政局,依然是不断的独裁、罢工、镇压、政变。
直到,那位伟大的托马斯.桑卡拉出现。
❷革命夺权
⓵革命曙光
1949年12月21日,托马斯.桑卡拉出生于上沃尔特一个军人世家。
父母都是接受了殖民者带来的最大福利:虔诚的天主教信仰。
桑卡拉的父亲是隶属于法兰西上沃尔特领地的宪兵,这样的的家庭虽然不说大富大贵,但因为有稳定的收入,在这个96%人口为农民的地区,已经属于上层阶级了。
还算优越的家庭条件,让桑卡拉得以读完中学。
父亲原本的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名牧师。
但桑卡拉最终却了进入军校,选择了从军这条道路。
桑卡拉学习十分努力,他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回报,20岁时,他被送往马达加斯加,出国进修。
好学的桑卡拉不但认真进行军事理论学习,还大量的阅读各类书籍,尤其是对于农业技术十分感兴趣。
因为他明白,在自己的国家上沃尔特,绝大多数国人都是农民,农业技术是富国的根本。
在军校期间,桑卡拉遇到了人生政治理念的启蒙老师,那是一位坚定的左派教官,他为桑卡拉讲遥远的中国,讲马克思、列宁、毛泽东。
至此,桑卡拉开始秘密接触共产主义思想,并且结识了一些与他有着共同政治理念的青年军官。
其中就包括他后半生的“生死弟兄”,布莱斯.孔波雷。
从后来的遭遇来看,对于桑卡拉个人来讲,也许他真的应该遵从父亲的意愿。
那样,世上将会多一位虔诚的天主教牧师,而少了一位悲剧英雄。
至少那样桑卡拉也许会渡过和平美满的一生。
但同样需要付出代价:没有布基纳法索,没有曾经出现过的希望。
托马斯.桑卡拉
⓶政变夺权
1980年,上校塞耶.泽博发动军事政变,取得上沃尔特的领导权,国家又一次进入军政府统治时期。
这一阶段,31岁的桑卡拉因为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而得到提升,成为政府新闻国务秘书。
此时的桑卡拉已经接受到了不少共产主义理念,对于泽博军政府的独裁十分不满,他与挚友孔波雷,以及另外两名政治理念相同的低级军官宗戈、林加尼秘密成立左翼军官联盟:共产主义军官团。
1982年,托马斯.桑卡拉与陆军参谋长索梅联合发动政变,打倒了泽博的军政府,夺得国家权利。
双方经过协商,决定成立联合政府,推举了军队中的文人韦德担任总统,桑卡拉担任政府总理,他的战友孔波雷也从中尉直接晋升伞兵司令。
但两派政治理念不和的矛盾很快展现出来。
索梅的右翼政党很快控制了政治威信不高的总统,并继续执行依赖法国、稳定现状的执政方针。
桑卡拉的左派却希望国家进行彻底的改革,主张摆脱法国的殖民控制力,加强与反殖民运动国家的联合,走完全自主的道路。
1983年,在法国的支持下,右翼率先采取行动,将桑卡拉解职逮捕,解散总理府,并全力清洗政府中的反法势力。
桑卡拉集团虽然都是以年轻人为主,政治斗争经验相对较弱,但却比老政客们更有爆发力。
他们也早已在暗中布置了应对策略。
桑卡拉的战友孔波雷身边,秘密围绕着一批忠实的伞兵。
桑卡拉(右军装)和孔波雷(左军装)
在桑卡拉被捕后不久,孔波雷动员了250名士兵攻入了首都瓦加杜古,并与政府军进行了激烈的交火。
孔波雷的军事行动得到了首都平民阶层的拥护和支持,这让他很快占据了巨大的优势。
迫于压力,政府只好释放了桑卡拉。
1983年8月4日,上沃尔特第三共和国政府倒台,桑卡拉出任新政府总统,立下大功的孔波雷担任国务部长兼司法部长,成为国家二号人物。
上沃尔特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桑卡拉时代。
❸桑卡拉时代
⓵布基纳法索的建立
就在新政府成立的第一天,桑卡拉宣布废除法国殖民者给予的上沃尔特这个名称,国家更名为:布基纳法索。
布基纳法索,来源于当地语言,译名为“正人君子之国”。
从国家的名字来看,桑卡拉的革命理念充满了人性中最美好的憧憬,这也是他被称为理想主义革命者的由来。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桑卡拉的政策可能有些激进,但却承载了平民无产阶级最大的愿望:人人平等,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托马斯.桑卡拉(图片来源于网络)
⓶施政纲领
桑卡拉发表了《施政纲领》,完完全全的共产主义理念。
1.反对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封建阶级。
2.团结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流民无产者。
3.对官员贪污、渎职、挥霍国家资产行为进行最为严厉的打击。
4.土地国有化,给农民分配土地。
5.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优良育种等现代化农业。
6.全国扫盲,孩子免费进入学校读书,没有条件建立学校的地区开展识字班。
7.推动妇女解放,禁止包办婚姻和一夫多妻制,让妇女享有和男人同等地位,可以读书,可以进入工厂,可以从政。
8.国家公务人员降薪,降低全部待遇,提倡公务人员为国家建设捐款。
9.取消新闻审查机制,让媒体全方位监督和调查政府。
10.建立人民法庭,由人民来审判违法的官员。
11.进口疫苗,免费为布基纳法索的儿童注射。
12.大力消除棉花种植面积,鼓励农民种植主粮,并用政府财政进口化肥,免费分发给农民。
……
1984年11月,当选总统三个月后,桑卡拉访问中国。
桑卡拉(右)和孔波雷
⓷热爱国家、热爱生活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后世的人可以讨论桑卡拉的政策是否合时宜,但却从来不会怀疑他的为人。
这位布基纳法索的总统生活简朴,从来不会天天窝在办公室,只要办公结束,他就脱下军装,换上一身橘红色的运动服,到人民中间去。
不带任何随从,不做任何仪式。
当时额定总统月薪2000美元,但桑卡拉却主动降到400美元,对应那个时代的普通人来说算是高的,但对于一位总统来说却足够寒酸。
他需要扶养15个孩子,这其中2个是他亲生的孩子,另外13个是他和妻子收养的孤儿。
他在当总统的第一时间就公布了个人全部财产:
一栋分期付款的普通房子,尚欠2200美元的贷款。
一辆车龄6年的汽车。
两辆公路自行车。
一台电视机。
一台电冰箱。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他每天都会骑自行车去上班,从不乘坐汽车。
他拆除了办公室的空调,说总统不应该有这样的特权。
他是一名总统,他热爱生活。
桑卡拉喜欢体育运动,热爱音乐,还能弹奏一手好吉他。
桑卡拉亲手为布基纳法索创作了国旗和国歌,并一直被沿用到了今天。
他每天都会晨跑,不带任何随从,就像是首都的一位普通市民。
在桑卡拉执政期间,用了两年的时间消灭了困扰布基纳法索近百年不断的饥荒,实现了粮食基本完全自给。
民间识字率大幅度提升,婴儿夭折率、官员贪腐现象大幅减少。
桑卡拉是一股清流,让这个国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国家虽然还是贫穷,但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如果真的有未来的话。
他得到了国家中下阶级的热烈拥护,却也遭到了上层权贵阶级的忌恨。
托马斯.桑卡拉(图片来源于网络)
⓸战友反目
权贵们本来可以利用公职获得更多的好处,部落的首领们本来可以通过压迫农民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桑卡拉却挡了他们的路。
因为强烈的独立自主行为,让昔日的宗主国法国十分恼火,他们切断了对于布基纳法索的一切援助,并联合西方一起对这个贫穷的国家进行制裁。
同时法国积极联络布基纳法索国内的反动势力,为他们提供资助,来反对桑卡拉。
在反对者中,就有桑卡拉的生死弟兄,孔波雷。
掌握大权后的孔波雷已经完全放弃了共产主义理念,与桑卡拉的矛盾越来越深。
曾经有人提醒过桑卡拉,要注意孔波雷,必要的话可以先下手除掉他。
但桑卡拉坚定的说:“友谊是不能用来出卖的。”
他努力的维持着与孔波雷的友谊,并且尝试与他进行沟通。
但当桑卡拉伸出真诚的手,希望孔波雷能与他握在一起,孔波雷没有说话,阴沉着脸走出了屋子。
⓹英雄的悲壮落幕
1987年10月15日,那天下午,桑卡拉在首都公园的一个篮球场上与几位年轻的平民打了篮球。
因为4点钟还有一个会议要召开,桑卡拉与人们道别,骑上自行车,橙色的运动服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没有人会想到,这是人民最后一次见到他们的总统。
下午四点,当会议刚刚开始不久,外面突然响起枪声。
桑卡拉生气的说道:“又在搞什么!”
随后,门外传来一声高喊,“桑卡拉,你快些滚出来!”
桑卡拉立刻明白了一切,也坦然接受了一切。
他留给这个世间最后的一句话是:“你们都不要动,他们要对付的是我。”
随后,桑卡拉打开房门,走出了屋子。
枪声大作,桑卡拉身中数十弹,倒在了血泊之中,他的生命被定格在38岁。
桑卡拉死了,布基纳法索的希望曙光被熄灭了。
士兵们冲进会议室,将12名参会者全部杀死。
只有一个人中弹后倒在地上装死才躲过一劫。
正是这名幸存者,后来向世人讲述了桑卡拉生命的最后时刻。
⓺清廉之人
几乎每一个人都明白,是孔波雷杀害了桑卡拉,但孔波雷却声称:“是反动势力做的,他们也想杀我,但我幸运的躲过了。现在我已经消灭了所有的反动势力,我已经为桑卡拉总统报了仇!”
孔波雷成为了布基纳法索的总统,开始对桑卡拉的势力进行残酷的清洗。
宗戈、林加尼也被孔波雷杀害。
当年的共产主义军官团,三个被害,一个背叛了信仰。
桑卡拉的妻子和孩子为了躲避迫害,在同情者的帮助下流亡国外。
孔波雷严禁民间悼念桑卡拉,并且要尽全力的查出桑卡拉“贪污”的证据。
孔波雷的调查团队经过不遗余力的查证,最终找出了桑卡拉全部的家产:
尚未还清贷款的房子。
三把吉他。
四辆自行车。
一台破损的电冰箱。
一辆车龄10年的汽车。
没有存款。
在担任总统的的四年里,桑卡拉只为自己添置了两辆自行车!
就连负责对桑卡拉财产进行清算的官员都忍不住说:“他是完完全全一个清廉的人啊。”
桑卡拉和孔波雷
❹重回黑暗
⓵孔波雷时代
孔波雷执政后,全面推倒桑卡拉的政策。
他不再允许人们提起桑卡拉,以至于后一代国民因为大多没有受过教育,完全不知道曾经有一个叫做桑卡拉的人存在过。
土地又重新被分配给权贵阶层。
国家经济大量出卖给法国。
民间恢复割礼,女性地位一落千丈。
官僚体系贪腐成风,饥荒又重新回到了这个贫穷的国度。
孔波雷执政的27年里,紧抱西方大腿,拿到了大笔援助。
然而一直到2014年,布基纳法索的国民受教育率、粮食自给率等都比桑卡拉时代下降了。
民众识字率世界最低。
布基纳法索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世界第184位,严重的倒数。
全国60%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
政府公共债务占GDP50%以上。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孔波雷及其家族控制了国内大量产业,更在国外掷重金购买房产、公司,成为布基纳法索国内首屈一指的财、政双权在握的强大家族。
孔波雷(图片来源于网络)
⓶孔波雷倒台
2014年,在权利宝座上舍不得下台的孔波雷企图修改宪法保持连任。
这让积怨已久的布基纳法索人民愤怒了,他们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将议会大厦点燃,围攻总统府。
孔波雷依然不想放手权利,宣布国家戒严。
但军队拒绝听从孔波雷的命令。
10月31日,孔波雷无奈辞职,随后居家搬往科特迪瓦,继续经营自己庞大的产业,过着富足平静的生活。
在孔波雷执政期间,桑卡拉的遗孀和孩子,在国外过着穷困潦倒的流亡生活。
托马斯.桑卡拉
❺迟来的公正
随着孔波雷的倒台,很多秘密被公开。
桑卡拉被杀后,遗体被秘密埋入一个普通的坟墓。
2015年,桑卡拉的遗体被找到。
2019年,桑卡拉身穿迷彩服,头戴贝雷帽的雕像在首都瓦加杜古被树立。
2021年,在桑卡拉遗孀和同情者多年的不断奔走呼吁下,布基纳法索司法机关对孔波雷提起诉讼,指控他犯有危害国家安全、谋杀、藏尸等罪名。
2022年,布基纳法索法院缺席判处孔波雷无期徒刑。
但因为无法引渡,无法执行实质性判罚。
2023年,布基纳法索首都的“戴高乐大街”被更名为“桑卡拉大街”。
2022年7月26日,在孔波雷被判刑的三个月后,布基纳法索政府宣读了孔波雷的道歉声明:
请布基纳法索人民原谅我在任职期间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向我的兄弟和朋友、托马斯.桑卡拉的家人道歉。
2025年,在作者写下这篇文章时,托马斯.桑卡拉若还活着,当也是位76岁的老人了。
托马斯.桑卡拉(图片来源于网络)
Ps:布基纳法索的国歌是《Ditanyè》(胜利的赞歌)。
还有另外一个名字《Une Seule Nuit》(一夜)
让我们就以这首歌作为结束吧。
《一夜》
作词/作曲:托马斯.桑卡拉
反对千年来的压迫奴役,
反对恶毒的殖民主义。
多少人屈服,多少人反抗,
挫折、成功、汗水和鲜血,
铸就人民的坚强,
滋养英雄的抗争。
就在这一夜,
凝聚了一个民族的历史。
就在这一夜,
开启了胜利的征程,
向着幸福的曙光。
就在这一夜,
我们的人民与世界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
为了自由和进步而奋斗。
没有祖国宁可死亡,我们必将胜利!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