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左的真相:司马南及其追随者
无论什么事情,或许本意是好的,可一但极端了,就变得不好,极左极右便在此列。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形势,人口结构的的变化等,极左的数量开始逐步占据优势。那么极左都是些什么人?司马南在其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下面将逐步进行参透。
极左的真相——极左都是哪些人?
很多作者、学者对极左这一人群进行了分析。我本人也研究了一些有限的资料发表在了其他文章里。总体归纳如下:1,当年的既得利益者。2,深陷“极左”泥潭的老知识分子(部分也是当年的既得利益者)3,受老的“极左”思想影响的年轻人。
从人员构成可以看出,参与极左的人大部分是“有闲阶层”,他们有一定的时间和话语权,因此才能在网络上掀起一阵风潮。另外一部分极左人士,则是那些容易被带节奏,没有什么太多知识储备的年轻人,比如一些大V们的粉丝。
极左的风潮,从司马南开始这风便愈刮愈烈,甚至让人感受到了一股别样的复古,吹的人以为是回到了文革时代。此景就差上在外面张贴上合适的标语,加上怀旧风格的涂鸦,那就是更是应了这股风潮的景。
为什么司马南是极左?
司马南以其独立思考和批评精神而闻名。他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包括腐败、贫富差距等。可是面对经济问题时,司马南一向被人批评为极左人士,甚至被认为是极左的头头。那么司马南究竟做了什么事,被人认为是极左呢?
有以下几个原因:
1,鼓吹“国进民退”:何祚庥老院士认为司马南鼓吹“国进民退”,让职工大量下岗造成了经济下滑。
2,经常逆历史潮流而动,用文革时期的极左思维来对待今天的事物。
3,反对资本:司马南曾抨击柳传志侵吞国有资产,批评一些科技资本公司严重侵蚀人民的生存空间。有时候指责资本家在走路时,走在了政客前方。
司马南曾连发七个视频质疑联想贱卖国有资产,引起互联网上的轩然大波。批评人士认为时代已然不同,用今天的眼光看待30年前的决策,实为不妥。
因以上种种原因,加上他表现出对资本家的不满情绪,司马南被认为是极左。
造成司马南极左的原因。
如果你问一个五六十岁的人,什么时候最快乐?他一定会回答:“小的时候。”——网友留言
他们经历过那个时代。在那个时代,他们没有当今社会那么大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多的纷杂,他们每每回忆起当年的青春,总是有着美好的回忆。或许因为这个原因,这个年龄段的人,才会掀起一阵极左的浪潮。
但阶层的不同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如果要问我楼下那几个老邻居,愿不愿意回到当年的时代?她们却并不愿意。她们不仅嗤之以鼻,甚至会充满嘲讽。原因在于她们所处的阶层,和网络上的“有闲阶级”在当年并不在同一个生活水平,有些甚至严重缺乏生产物资,因此没有什么好留念那个时代。甚至,有一些大爷大妈,此刻还在大街上清扫着垃圾,压根没闲工夫跟你聊这些。
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从每个人不同的遭遇可以看出,实际上不是当年的社会更加公平,而是“当今社会”物资的丰富,使得普通平民百姓变得更有钱了。相比之下,原先的既得利益者,不是收入少了,而是没有资本家赚的更多了。资本的出现,伤害了原有既得利益者的社会地位。因此,无论30年前,还是现如今,所谓的“公平”。不过是更换了一批既得利益者的群体罢了 。
所以所谓的公平到底是什么?真相往往是残酷的,也是令人不敢正眼凝视的。
回到司马南身上,司马南同样作为那个岁数的人,他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并与这些人产生了共振,因此才能在这个社会上掀起一场极左的风波。
我们依然需要司马南。
极左和极右皆是社会变化所产生的产物,我们应该警惕极左和极右的出现,因为这会让一个民族变得极端化。任何一个走向极端化的民族,没有一个是有好下场的。
乌克兰就是典型例子。
司马南仅仅是映射了这一群体的存在而已。没有司马南,还有司马东,司马西。司马南无疑是针对及右的过度纠偏,如果不纠偏,这个社会就变成了极右的天下。
因此,我们依然需要有司马南,但也需要有批评他的人,否则世界就会走向极端化,甚至是宗教化,无论极左极右,后果都将不堪设想......
(感谢观看本篇内容,欢迎关注,后续有新的研究内容,第一时间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