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贵问题
关于权贵,有很多理解。比如,有人把富人统称为“权贵”,在我看来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并不是所有富人都是权贵,就像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是权贵。
权贵实际上特指“因权而富”和“因富而权”的两种人。当权力的拥有者把手里的权力当成“造富”家庭和家族的工具,当富豪企图获取或利用政治特权进行不正当竞争,他们就已在向权贵蜕变,甚至已可以称为权贵。
权贵对一个社会和国家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固化阶层,阻塞精英向上的通道,使国家腐朽失去活力”和“破坏法治,让社会失去公平公正,激化矛盾”,这两个方面。
古往今来,在缺乏民主的国家里,权贵都擅长和习惯于把自己伪装成:
1、爱国者和民族主义者。权贵常常利用民族主义这一意识形态来合理化其权力和利益,并要求人民为国家利益服从其统治。这是一个权贵常用的手段。
2、民意代表和民意承载者。权贵会宣称自己代表人民利益和民意,其政策也是在响应民意。而实际上,这只是一种伪装,权贵政策的出发点在维护其自身利益。
聊到这里,大概率会有人提出一个略显荒诞的问题:你凭什么说权贵的爱国是假的?
实际上我强调的重点不是权贵没有爱国心,而是说与爱国相比,他们更爱自己。他们之所以爱国也是为了更好地爱自己。假如有一天爱国与自己及家族的发展产生了矛盾,他一定会优先选择保护自己及家族的利益。
或许还会有人问:权贵与民族资本,哪个更爱国?
我认为,是民族资本更爱国。因为有一点是确定的,权贵爱的是“权”,而不是“国”。不管是哪个“国”,能满足他们对权的需要,他们就会爱。
所以马克·吐温讲:“权力永远是权贵最好的商业投资。”注意,是权力而不是“祖国”——我们所说的“爱国”中的“国”是“祖国”,是民族和文化意义上的“祖国”。
当今世界,你如果仔细去观察,还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越是混乱落后的国家,各种政治势力越是拼命标榜自己的爱国属性。越是发达的国家,各个党派间互相竞争攻讦时,越是聚焦在执政理念和政策的细节上……
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呢?因为爱国是权贵们最廉价的伪装,而厌倦了伪装的权贵就会很快暴露出他们自私的暴政的残酷本性。
托马斯·潘恩讲:“当政府害怕人民时,那就是民主;当人民害怕政府时,那就是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