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贯制学校”是什么?一点整理分析
前几天,有媒体说未来广州九年一贯制学校将达111所,小升初直升或成为趋势。今天,有必要来分析一下广州的“一贯制学校”。
百度百科说,一贯制学校是根据国家教育法有关实施(包括九年制和十二年制)教育年限的规定组建起来的,贯穿小学与中学教育的一体化学校。它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广州一贯制学校的情况,是这样子的:
(注:数字来源于《广州市中小学发展策略研究与布点规划》,另,规划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是10所,但各区数字统计下来是11所,不知原因)
从上面表格可以看以下几点:
1、广州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152所,规划之后是111所,其实数量减少了。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现有9所,规划之后是10所(注:见上),相对有所增加。
2、从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变化来看,白云和南沙的数量是增加的,天河、花都、番禺、海珠、荔湾、黄埔是减少的,越秀、增城、从化数量不变。
3、从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变化来看,只有海珠和南沙各增加一所,其它不变。
(华侨外国语学校)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在布点规划里,广州到底有哪些“一贯制学校”:
(注:数字来源于《广州市中小学发展策略研究与布点规划》)
上面这些学校,都是各区中小学布点规划图标示出来的“一贯制学校”,有的是现有学校,有的是改扩建学校,有的是新建学校。
从上面表格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一贯制学校”里面,有少数是明星学校,比如越秀区的华侨外国语学校、荔湾区的西关外国语学校等。当然,多数是普通学校。
2、“一贯制学校”里面,既有公办学校,也有民办学校。大家有没有发现,天河区的“一贯制学校”以公办学校为主,白云区和增城区的“一贯制学校”,有一大半是民办学校,甚至民办学校为主。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有相当多的民办学校是“一贯制学校”。在上面这个表中,我们可以看见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番禺执信、培英实验、广外外校、广大附校、白云广附、广外附属中小学、广雅实验、中大雅宝、广外增城外校等
其实,许多民办学校,既有小学部,也有初中部,甚至有高中部,有的叫一贯制学校,有的没有叫一贯制学校。
现在我们来盘点一下广州知名民办学校的情况:
(注:以上统计以学校为准。另,有的小学与初中是同一个办学主体,有的不是同一个办学主体。)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47所民校里面,有19所拥有小学部、或独立小学、或同一集团下属小学。还有数所民校正在筹办或计划筹办小学。
“一贯制学校”的情况大概就这些,下面来谈谈“一贯制学校”的升学方式。照理说,“一贯制学校”应该是直升,但目前好像有点复杂,概括起来,有三四类:
第一类是“直升”,没什么可讲,小学部的学生直升上初中部。
第二类是“双向选择”。比如越秀区规定,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八一实验学校和华侨外国语学校)可双向选择招收本校部分对口直升生。
第三类是“择优录取”。比如部分民校的初中部对小学部学生进行“择优录取”,或对小学部的学生实行加分政策。
第四类是直升班。比如部分民校在小学部开设“直升班”,可以免试直升民校初中部。
还有,就不知道了。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小升初直升会成为趋势吗?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私家认为,仅凭“一贯制学校”,小升初直升在公办学校很难成为趋势,除非是华侨外国语学校或西关外国语学校的直升,对家长有吸引力。如果未来有越来越多的知名公校加入“一贯制学校”,可能这种现状会有所改变。(注:诸如天河区的对口直升不在此处讨论之列)
而小升初直升在部分民办学校则可能会成为趋势,对于一部分家长,尤其是非广州户籍的家长,与其在小升初去挤民校,不如报读民校的小学部,一路直升上去。
来源 | 私家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