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山有座千童祠,拥有2000多年的故事传说,你知道吗
千童祠旅游信息:
交通:乘自备车经盐山县城南行,千童祠在盐山至山东省乐陵市的省级公路西侧,出京沪高速公路东光口沿武千路(武邑—千童镇)东行可直达。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东南盐山县千童镇,北距盐山县城25公里。
门票:每人15元。
千童城是徐福东渡扶桑的始发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日本佐贺地区的金立神社员神为徐福,每50年一祭的习俗延续到今。盐山县成为千童城故里,在中日关系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公元前210年,秦方士徐福奉秦皇之命入海求取长生不老之药,在盐山及其周围征召数千童男童女及百工、武士,俱衣食舟楫,经辗转漂泊,成功地东渡扶桑,把先进的秦代文化、生产技术传给日本,开中日友好及文化交流之先河。
“去过京,串过卫,不如到千童赶庙会”——到千童镇赶庙会看啥?看信子。
千童信子节的传说:
据介绍,信子活动所用的高杆高达十四五米,竖杆的顶端用铁棍、木板搭起小小的空中舞台,台上有童男童女表演各种各样的艺术造型。其内容有“天河配”、“吕洞宾戏牡丹”、“功满取经路”、“徐福东渡”等。
“天河配”中牛郎肩挑两个箩筐,里面各坐一个小孩子与织女在“喜鹊”搭成的桥上相会;“徐福东渡”中,有人架舟,也有人站在高高的桅杆上远望;上世纪50年代的表演中,童男端着茶壶,童女竟站在壶嘴上!每出戏中人物出场,或坐或跪或鹤立或相依或舒袖而舞,造型优美,表演“高、奇、险、惊”。
支撑童男童女表演舞台的木杆下端,固定在由铁、木制做的架子上,架子上放着许多石磨盘、石块,架子由36名粗壮的大汉抬着,踏着鼓点游行演出。表演时,人山人海,喧声震天,数万人涌满大街小巷。
为何叫“信子”?“信,就是尊崇;子,就是随徐福出海的童男童女……”信子最早出现于汉代。
他说,公元前209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药,并从今干童镇一带招募了3000名童男童女,还有百名能工巧匠,东汉班固著的《汉书·荆伍江息夫传》中记载:“百姓悲痛愁思,欲为乱者十室而六……”开始的信子是极其神圣、庄严的祭祀活动,每逢甲子年的三月二十八,从上午辰时开始,大约到午时结束。
参加信子祭奠活动的全体人员,由主事者带领,首先到开化寺千童碑、千童殿举行开祭仪式。
寺内僧人鸣钟颂经后,身着仙童玉女服装的童男童女手持祭香和招魂幡,登上高杆顶端,然后由壮汉们抬着游祭。
行进中,高杆顶端的童男童女有的举香叩祭,有的摇幡呼唤:归来吧,回家来吧……游祭队伍越走越大,一直走完古镇四街,才出东门到城外。
古时,东门外就是无棣沟,徐福带的几千人就是从这里走向大海的。这时鼓乐齐鸣,人们跟着童男
童女拜天祭地,一遍一遍地冲东方呼唤……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子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变化。
内容上,在突出怀念远去亲人的同时,增加了文化色彩;时间上,也不再局限于甲子年。”从1993年开始,在农历3月28日,由盐山县在千童镇举办“千童文化节”,每五年一次。“千童信子节”被专家学者称为中日友好交流的“活化石”。
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到沧州盐山观赏一下这座千童祠,感受一下古人留下的神秘感。对于这种拥有2000多年的传说故事,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