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曾经的摇钱树,如今成了断子绝孙树,“禁桉令”说明了什么?
“植树造林,人人有责。”我国一直以来都鼓励植树造林,然而现在各省颁布的“禁桉令”却铺天盖地。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桉树从原来的摇钱树,变成了现在的断子绝孙树?而且不少地方还禁止种植桉树。
桉树也是舶来品
桉树虽是外来物种,但却不是外来物种入侵,而是合法合规地被引入我国的。
清末外交官吴宗濂在出使意大利期间,了解到桉树生长速度迅速,易于在高温的地方种植,并且树木不仅能起到驱疟避疫的作用,而且还是建造房屋的栋梁之材。
于是吴宗濂奏请皇帝允许我国种植桉树,经清政府同意后。从此以后桉树便在我国南方地区落叶扎根。
摇钱树
桉树喜湿、耐热。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别适合桉树生长,桉树是一种速生树,生长速度极快,两三年就能成材。与其他树木十几年才能成材相比,桉树经济价值尤为明显。
桉树树干笔直,是做建材、家具的好材料。而且它在生长过程中,极少分叉,几乎不需要修剪。这也极大地减少了人工护理费。
人工成本低,两三年就能成材,砍伐卖钱。桉树简直就是农民心目中的摇钱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迅速崛起,对木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国也开始更加注重环境问题,“植树造林,人人有责。”成为了每个人耳熟能详的口号。
通过种植桉树,两三年就能完成植树造林的目标,而且一次种植可以砍伐2—3次。保护环境的同时,又能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桉树就更成为了香饽饽。各级政府开始鼓励种植桉树。
不少地方甚至对种植桉树的农户还会进行补贴。农民当然也乐得自在。因为桉树压根就不需要精心养护,基本都是自己生长。
农民在地里种了桉树后,只需安心地在外打工,家里的桉树根本不需要人操心,两三年后砍伐卖钱就行。这样的即赚钱,又省心的事谁都愿意做。
种植桉树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种植桉树的地区出现了不少木材加工厂或者家具加工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当地的就业。
桉树的优点这么多,为什么桉树又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断子绝孙树呢?
种植桉树的经济效益如此之高,为什么各地区纷纷颁布了“禁桉令”呢?
桉树的危害
种植桉树虽然好处多多,但是同样也有不少弊端。我们在惊叹桉树生长速度快的同时,也要知道这样的生长速度是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的。
桉树生长过程中,会大量吸收地下水,大面积的种植桉树会导致该区域的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沙化等问题。
因为桉树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一块土地长期种植桉树后,就会造成土地肥力不足,这样的土地根本种植不了别的作物。再加上桉树生长的区域,树下断更是寸草不生,因此桉树就被称为了断子绝孙树。
同样种植过桉树的土地,要想在种植桉树,并且让桉树长得和以前一样好,就需要大量使用化肥。这样对土地造成的伤害只会只增不减。
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由于山多,所以桉树基本山都种在山上的自留地里。这对环境的危害还不是很大。
就拿广西来说,因为当地的降水量大,种在山上的桉树,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伤害,还能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
但是随着建筑行业对木材的需求量增大,资本进入木材市场,不少人开始承包土地,种植桉树。
把原本用来种植粮食的土地,改种了桉树。种植完桉树的土地,肥力下降,可根本种不了粮食。
因此有不少木材商承包了大量土地来种植桉树,两三年后,把树木砍伐卖钱后,人就走了。留下没有肥力的土地,让农民接盘。
这不仅伤害了农民的利益,而且还威胁到了粮食安全,因此不少少省份开始禁止种植桉树。
其实桉树作为一种优异的经济作物,只要合理种植,科学种植,对农民来说是利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