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印尼爆发排华事件的原因分析
1998年,在金融危机和国内困境的双重压力下,印尼的局势经历了急剧的变化。与此同时,发生了大规模的针对华裔社群的暴力事件,对华裔社群的财产、生命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特别是在1998年5月中旬,印尼首都雅加达以及其他地方爆发了大规模骚乱,不法分子肆意洗劫华人和华侨的商店,对华人和华侨妇女进行攻击,其行为之残忍令人发指。
据统计,有超过5000间华人和华侨的商店和住宅被抢劫或者烧毁,而暴乱中有1200多人丧生。数以十万计的华人和外国侨民不得不匆忙逃离印尼。这段历史至今仍让印尼的华人社群心有余悸。
印尼为什么在当时会爆发排华运动呢?
1、印尼政治体制的缺陷
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当国家或团体弱小软弱时,混乱和冲突往往会跟随而来。混乱会演变为冲突,冲突会变成惨案!
在印尼苏哈托时代,政府经历了政治格局的巨大变革。苏哈托把政权从原本的多党制变成了一种被称为“有领导的民主”的政治模式。这意味着政权主要由总统、专业集团和军队共同掌握。苏哈托的政策还精简了政党数量,只允许存在两个政党,分别是印尼民主党和团结建设党。此外,他还建立了一个专业集团,由军政官僚掌控,用来控制这两个政党。
这种政治格局持续了长达32年的时间,这32年里,政府对整个印尼的控制力越来越弱,政府的权威性丧失。一旦遇到内外困境,政府往往难以有效应对,也难以遏制排华的暴力事件。事实上,印尼的军警在保护华人方面表现不力,有时甚至袖手旁观,导致了排华事件愈演愈烈。
根据当时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印尼,大约有871万华人,占了整个人口的5%左右。这里有一个关键的事实:印尼私人经济的大部分,约70%,都在华人手中,而国家则掌握着国民经济的50%左右。
这种分布方式,经济和族群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些人情绪焦虑的根源,也成为了一些政治家利用的工具。
而恰恰是在此时,印尼政府采取了一些偏向印尼原住民的经济政策,这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华人的经济利益。原住民的经济增长相对较慢,而且与华人社群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这让人们对未来的前景感到不安,对现状感到不满。实际上,如果过于压制华人的经济,这将不可避免地减缓、甚至阻碍印尼整体经济的增长,也不会迅速改善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
于是当时的印尼政府呼吁华人社群融入印尼社会,但实际上,当时的印尼华人面临着各种歧视,根本没办法与本地社群融合。
加上一些有心人士推波助澜,把大部分精力用来防止华人社群的崛起,而忽略了自身的经济发展,于是排华情绪开始高涨。
印尼政府颁布歧视性法律法规
追溯到荷兰殖民统治时期,荷兰人曾采取分裂策略,试图挑拨印尼的华人和本地人之间的关系,目的是分而治之。然而,印尼的华人和本地人在反对荷兰和日本的殖民侵略时,一起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印尼获得独立后,华人社群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杰出作用。
然而尽管如此,在苏加诺和苏哈托执政时期,印尼并没有取消对华人的歧视,反而颁布了许多所谓的强化融入社会的同化政策。这包括了限制使用华语和庆祝华族宗教和文化习俗的政策。这些歧视性法律和规定,包括一些涉及总统资格和华人姓氏的法律,共计有14项(文章有限,不一一列出)。
这些歧视性规定,加上长期实行的专制政治,导致一些既得利益集团可以为所欲为,当社会利益分配不平衡时,国家机构的能力变弱,暴力成为某些人的选择。
因此,这次的暴乱实际上是政治权力争夺的结果。这场动乱给广大华人社群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他们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印尼政府的纵容导致了惨案的发生
印尼的民族问题相当复杂,特别是因为印尼本地人常常怀有对华人的敌意情绪。政府的纵容和包庇,使这种排华情绪愈演愈烈。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和政府不断夸大华人的经济实力,声称他们控制了印尼经济的大部分,包括80%的贸易和90%的农村商业经济。这些言论助长了印尼本地人对华人的不满,最终引发了排华运动。
在印尼的1.65亿人口中,华人占比颇大,但大多数印尼本地人对他们的经济实力和影响感到不满。反过来,华人社群则对政府对他们的活动实行限制也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没有得到保障。
前文已有表述:华人经济确实占了私人经济的大约70%,而国有经济则占50%左右。然而,在印尼政府的宣扬里,华人控制着整个印尼市场的经济,这明显是夸大其词的。
以往印尼也时不时发生排华事件,但政府几乎没有对煽动排华事件或执行排华事件的团体和个人有过严厉的处罚,这进一步使得排华情绪高涨。
苏哈托时期,印尼采取了一种“印尼化”政策,要求印尼华人必须表现出对印尼国家的忠诚,这似乎无非厚非,印尼华人也是印尼人了嘛。但这政策实际上是歧视性的。他们禁止了使用华语和华文,取消了华文学校和招牌,甚至在禁止在公共场合使用华语。传统的华人节日,如春节,也被禁止庆祝。
再加上在1997年,印尼陷入金融危机,政府应对不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条件也对当权者的利益产生直接冲击。政府一开始不愿接受援助,后来援助又太过苛刻。
这导致印尼经济陷入困境,人们对政治局势和经济前景失去信心。通货膨胀急剧上升,失业率大幅增加,生活变得艰难。这些因素加剧了社会的不满,各种利益集团也趁机制造混乱,反华情绪持续高涨。
结语
总的来说,1998年印尼发生的排华浪潮背后有多方面原因,包括国情、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观念等。
这一暴力事件对印尼的华人社群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导致人员丧生、财产损失等。回顾历史,是希望以往的历史不再发生,回顾这起惨案,也是希望类似的惨案不要再发生。
全文完
老陈的上下五千年
首发于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