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印尼华人被屠!中国竟然不出手,这背后到底有啥考量?
30万印尼华人惨遭屠戮!中国未出手,背后究竟有何考量?
30万印尼华人被屠杀!中国未行动,背后隐藏何种考量?
30万印尼华人遭屠!中国未介入,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
30万印尼华人被屠,中国没出手,背后到底考量的是什么?
30万印尼华人惨遭屠杀,中国未出手相助,背后有何考虑?
1998年的印度尼西亚,对于华人而言简直是一场梦魇。一场遍及全国的暴力排华风暴,致使数以千计的华人家庭陷入惊恐之中。
商铺遭焚毁、住宅被劫掠、人身安全面临威胁,更有甚者被残忍杀害。如此严重的对华人群体的暴力事件,我国为何未进行军事干涉呢?当时的中国是怎样应对这场危机的呢?
一场有预谋的暴力
1998年5月的印度尼西亚,仿若一场专门针对华人展开的“猎杀游戏”。
街道上满是手持刀棍的暴徒。这些暴徒冲进华人开设的店铺,劫掠走值钱的物品后,便放火把店铺烧得干干净净。尤为恐怖的是,他们还会闯入华人的住宅,做出各种不堪言说的暴行。
“赶快找地方躲起来!那些人正在抓捕华人呢!”在当时的雅加达街头,这样的呼喊声屡屡可闻。
从当时的报道来看,此次暴力事件所带来的伤害令人触目惊心。
雅加达以及泗水等城市大概有5,000家华人开设的商铺被焚毁殆尽。有超过1,200名华人于暴力事件中丧生。大约有150名华裔女性遭遇了屈辱之事。数以万计的华人只能携带简单的行李,仓皇逃离。
有一位印尼华人逃到了新加坡,他回忆称:“那完全就是人间炼狱。我们全家躲在阁楼里,整整三天都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从缝隙中能够看到街上的火光,还能听到尖叫声。最终是身着便服的军人把我们救了出来。”
彼时,众多华人被残忍迫害。
金融危机引爆的种族仇恨
那么,这场针对华人的暴行缘何会突然爆发呢?
故事要追溯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彼时,印尼的经济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印尼盾急剧贬值,贬值幅度超过80%!物价迅猛上涨,失业率不断上升,印尼普通民众的生活瞬间坠入了深渊。
在经济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苏哈托政权已执政32年之久,这个被称为“铁腕总统”的政权开始变得岌岌可危。某些政客和军方人员为了转移矛盾,精心谋划,企图把经济危机的责任推到华人社区身上。
“瞧那些华人!他们掌控着我们的经济!”此类具有煽动性的话语在印尼的各个地方散布开来。
实际上,印尼华人在印尼人口中的占比仅为3 - 4%,不过他们在经济领域确实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有数据表明,彼时印尼大概70%的私营经济活动是由华人所把控的。这种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功,到了危机时期却沦为他们的“原罪”。
华人沦为了绝佳的替罪羊。政府想要一个目标来将民众的注意力从经济崩溃与政治腐败上转移开,而华人刚好能满足这种需求。
中国为何不派兵?
海外同胞面临这般处境之时,中国政府怎会坐视不理?可为何没有作出直接派遣军队进行干涉的选择呢?
距离远,地形复杂
把地图拿出来看一下就能明白,印尼乃是一个由17,000多个岛屿所构成的巨大群岛国家,其与中国大陆的距离起码有3,000公里远呢!
1998年时,中国海军在远程投送方面的能力颇为有限。即便派遣军舰,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到达印尼的各个地方,更谈不上有效地保护散落在印尼各个岛屿上的华人社区了。
“国际社会”可不是能随意招惹的。
对他国内政进行军事干预,即便怀有出于人道主义的目的,也非常容易被视作侵犯主权的行径。对于始终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国而言,这种做法差不多等同于“自相矛盾”。
美国、日本这类西方的国家极有可能借此机会大肆渲染,说不定还会引发经济制裁。彼时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WTO的谈判开展得热火朝天,贸易与招商引资对中国来说十分关键,这样的国际压力是难以承受的。
出兵也许会致使华人的处境变得更为恶劣。
这似乎有悖于常理,不过军事介入极有可能使当地华人的境遇更加艰难。
中国军队若进驻印度尼西亚,当地的极端民族主义者会作何解读呢?他们极有可能宣称“华人是中国的内应”,从而使种族仇恨进一步加剧。
凭实力决定作为,按照自身能力去做事。
在1998年时的中国,尽管已经逐步崛起,不过其综合国力跟如今相比,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当时国防方面的预算较为有限,尖端的武器装备数量缺乏,在远洋投送能力上也有进一步提高的需求。
轻率出兵或许会遭遇后勤补给方面的难题,部队也难以长时间驻扎等实际状况。正像俗话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军事行动必须和国家的实力相适应。
那中国到底做了什么?——外交战线全力出击
尽管未曾派遣军队,可中国政府绝不是“无所事事”的。事实上,于外交战线之上,中国全力以赴。
中国借助外交途径向印度尼西亚发出严正的交涉。当时担任外交部发言人的朱邦造十分强硬地宣称:“中国政府对印度尼西亚出现的针对华人的暴力行径深感震惊与关切”,并且严厉斥责印度尼西亚方面的行为,中国多次把印度尼西亚排华的问题置于国际视野之中。在联合国,中国的代表多次就这一问题发表意见,从而促使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这一问题。
中国政府还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协调安排,助力受害华人回归祖国。不完全统计显示,在1998年5月到7月间,大概有数千名印尼华人返回中国内地、香港以及台湾地区。
结局走向
由于国际社会的关切与压力,并且印尼国内政局发生了变动,针对华人的暴力行径最终被控制住了。1998年5月21日,苏哈托被迫辞去职位,其长达32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新组建的哈比比政府,尽管困难重重,可是在种族问题的处理方面秉持着较为理性的态度。哈比比公开宣称:“印尼是一个多元性的国家,全体公民,不论种族背景如何,都应受到平等的对待与保护。”
如今的印度尼西亚,华人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能够自由地运用中文,欢庆传统佳节,乃至参与到政治事务当中。2014年,华裔政客钟万学被选举为雅加达省长,尽管他之后由于政治斗争而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但在过去这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国强才能护侨
毋庸置疑,一个国家的强盛是海外侨胞最为坚实有力的依靠!
将1998年时的中国与今日的中国在保护海外公民能力方面进行比较,二者之间的差距之大,仿佛是两个不同的国家。
1998年印尼华人面临危机之际,中国基本是凭借外交途径与国际压力来处理相关事宜。然而到了现在,中国已有多次在利比亚、也门这类战乱之地成功撤回本国公民的经历。2011年于利比亚撤侨时,中国动用军舰、军机,在10日之内便将35860名中国公民安全撤离,这一行动创下了和平时期撤侨规模最大的纪录。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中,中国海军不但接回将近600名中国公民,而且还顺便助力10多个国家撤离它们的公民,从而在国际社会上赢得了高度的称赞。
这便是国家实力增强所产生的极大差别!
然而,即便当下强大的中国,在应对海外公民保护事务时,依旧遵循理性、和平的准则。军事手段始终是最终的选项,而非首要的反应。这样的做法既展现出大国应有的担当,又契合国际关系的规范。
当今的中国,已然具备了充足的实力,能够向海外侨胞作出这般承诺:“不论你身处何方,祖国始终是你最为坚实的依靠。”在1998年的时候,这或许仅仅是一个愿望,然而到了现在,它已经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