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AI的风吹进了青城校园
视频加载中...
央广网呼和浩特2月24日消息(记者邵玉琴 刘晓祺)2月24日是内蒙古中小学校开学的第一天,为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学期,各地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活动。
这个学期,孩子们讨论话题最多的除了热播的《哪吒2》外,还有就是风靡世界的DeepSeek应用。开学第一天,走进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分校教学楼,多个教室里均能看到智慧校园的场景应用和AI课堂的演示。
学生们在上智学AI课堂(央广网记者 邵玉琴 摄)
“DeepSeek如何助力中学生学习?”“春晚的机器人有多智能?”……上午10时许,走进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分校教学楼的北斗实验室的智学AI课堂,学生们正在分组围坐在电脑前,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DeepSeek展开人机对话。
视频加载中...
中央民大附中呼和浩特分校初一9班的化梓烨同学告诉记者,在寒假期间她已经体会到了AI的许多用处,特别是在出行、时候能够科学指导她如何规划出行攻略,在购物的时候会指导她如何挑选选购到心仪的产品。她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正确使用AI软件,让科技为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赋能。
在当日上午举行的“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国”主题升旗仪式上,中央民大附中呼和浩特分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建学和老师、同学们精彩分享了他眼中的“中国科技范儿”。
视频加载中...
“你们一定能够成为科技之光,点亮中国的骨干力量。”他勉励学生们要有大理想,有爱国情,有创新力,做行动派。他表示,科技强国之路需要从每一堂课、每一次实验、每一次实践做起,伟大的梦想始于微小的坚持。
一直以来,呼和浩特都在大力推进智慧教育平台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记者从2025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得知,呼和浩特依智慧教育平台,推广互动智慧课堂、AI听说课堂、智能批阅等应用场景。
“AI听说课堂把常规课堂变成了学生与老师互动的课堂,比如晨读时,学生们齐声朗读课文,常规教学中哪个孩子读得好,哪个孩子需要我们去重点关注,老师是做不到完全掌握的。而在AI听说课堂上,学生借助于设备完成朗读,提交任务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班级朗读平均分、完成人数、优秀率、低分率等,根据这份报告,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国内一知名AI科大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呼和浩特市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公司的智慧教育平台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在首府中小学的日常教学中。
其实,早在2024年6月,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联合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等相关机构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了AI+助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会议还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教师教学与评价改革中的创新应用,同时分享了前期教师授课分析成果。
尽管我国的AI技术发展成果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但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还是希望广大学生能够在学校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下使用新科技,不要让学生过度依赖AI,让孩子们在科技之光的照耀下健康成长。
视频加载中...
“让孩子认识到独立思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鼓励孩子主动探索,积极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同时,教师也要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法,如增加个性化作业,增加课堂中与孩子的互动交流,减少孩子过度依赖AI来完成作业的情况。”中央民大附中呼和浩特分校科技信息处主任王宇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