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的孤独,都被这十首古诗词说尽了……

人世间的孤独,都被这十首古诗词说尽了……

人世间最深的孤独是什么?1300年前,壮志难酬的诗人,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吟出一首诗,写尽了孤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周国平说:人有两种孤独。一种是人世间的孤独,李白热爱朋友,他有许多诗是好友聚饮时写的,这种孤独好解除。另一种是宇宙间的孤独,人生短暂而飘忽,没有根基,这种孤独是人生的本质因素,唯有死可以把它解除,但同时也把人生解除了。

杜甫写过一句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这实在是人世间最深的孤独。有些人不是无缘无故地活在世上,他们是交出了自己的心而活着。他们一生中所爱的、所做的,或赤忱或隐秘地被看见、被遗漏,究竟为的是什么呢?《红楼梦》里说为的是自己的心,但其实,也不过是为一个知音罢了。

柳宗元的《江雪》被称为“世间最孤独的诗”,他将“千万孤独”藏头于诗中。

我的孤独,亦是构成我世界的全部。里面有爱,有幻想,有思考,有内耗。有证明我存在的一切。有区别与人世间的一切。

——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诗人刘希夷在《代悲白头翁》一诗里的感悟;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这是诗人严恽在《落花》一诗里表达的惜春之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这是诗人高蟾在《金陵晚望》一诗里孤独的呐喊;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这是诗人李益在《写情》一诗里心酸的叹息;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是诗人崔郊在《赠去婢》一诗里绝望的诉说。

01

《金陵晚望》

唐·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诗境浅谈:
画实境易,画虚境难。昔人有咏行色诗云:“赖是丹青无画处,画成应遣一生愁。”与此诗后二句相似。行色固难着笔,伤心亦未易传神。金陵为帝王所都,佳丽所萃,追昔抚今,百端交集。伤心人别有怀抱,纵有丹青妙手,安能曲绘其心耶?此诗佳处在后二句,迥胜前二句也。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与爱情无关,伤心二字却同样刻骨。诗人为唐王朝的危机四伏感到伤心,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固然能画;然而那一片伤心,却纵有丹青妙手也无法描绘。

本诗前二句在对浮云、晚翠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展示故都盛衰无常,隐含唐王朝正是国运陵夷之时。结尾两句,追昔抚今,百端交集,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却无可挽回。诗人为此倍感苦恼,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将这种潜在危机归结为“一片伤心”,而这又是丹青妙手所无法表述出来的。诗婉转沉著,感慨遥深。

02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初唐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乃千古绝唱。诗人极为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权势社会中,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孤独寂寞的情怀;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理想和现实无法统一的苦楚。

《登幽州台歌》当时就能“时人莫不知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写出了当时广大知识分子的集体呼声。

诗人在提示我们:宇宙、时间是无限的,而人生是短暂的,应该让有限的生命在无限的宇宙中闪闪发光。这就是《登幽州台歌》千年传诵的道理所在。

不论从时间还是空间层面看,都表达了生来孤独的空旷和寂寥。

短短的二十二个字,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空旷无垠的艺术画卷。

读此诗,仿佛可以看见诗人正孤独寂寞地站在北方苍茫辽阔的原野中,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长长叹息,黯然神伤。

陈子昂,23岁考中进士,得武则天赏识后升右拾遗;37岁出塞平定契丹叛乱,写下被称为“千古一叹”的《登幽州台歌》;42岁冤死狱中,被后世尊为“文宗”与“诗祖”。观其一生,经历大起大落,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陈子昂是否是成功的?

人的一生不能用“成功”二字评判,陈子昂不回避、不妥协、不放弃,怀揣民本思想为天下苍生献力,“他短暂的人生,是悲剧的结果,但不是悲剧的人生。”

03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意则是表现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全诗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在这首诗中,李白以山为友,以云为伴,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独享清静的内心世界。敬亭山不仅是他眼中的风景,更是他心灵的寄托。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清幽的山林之中,与诗人一同感受那份孤独与自在。

明末清初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鸟飞云远,言其独坐也;末句“独”字更醒。

孤独从来不会绕过谁,

不同的是,

有的人是偶尔感到孤独,

而有的人却长久地沉浸于其中,

哪怕你是众星捧月的诗仙,同样也会陷入深深的孤独。

很多人说,最孤独的李白

是花间一壶酒,举杯邀明月的李白,

作为酒仙,有酒有月,

他的内心深处是有归宿感的,

也有人说,最孤独的李白,

应该是独坐敬亭山的李白,

04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孤境。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极端寂静的场景,描绘了一个孤舟老翁在寒江雪中独钓的画面。千山无鸟飞,万径无人踪,只有这位老翁孤独地坚守着自己的垂钓之乐。这首诗以其冷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孤独与坚韧并存的美。

从长安被贬至地方,旧友同僚接连去世,母亲与世长辞后自己却不得扶灵北归……半生流离坎坷,柳宗元于万分悲怆之中写下《江雪》,将“千万孤独”藏头于诗中。

读柳宗元的《江雪》,顺着诗人的人生轨迹,我看到家破人亡被一贬再贬的诗人的绝望身影,孤独可能是化解巨大痛苦和愤怒的唯一良药。

教员曾写过“堆来枕上愁何状……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再强大的个体都会陷入穷途末路的窘境。学会做时间的朋友,熬得住漫漫长夜。学会向时势示好,万丈狂澜面前,每一个个体渺小如一粒尘埃,对抗连想都不应该想!

05

《除夜作 》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是唐代高适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人在旅馆的寒灯之下,难以入眠,思念乡土,喟叹光阴。

此诗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调,委曲婉转,感人肺腑。诗精练含蓄,故前人谓此诗:“添著一语不得。’’用语质朴浅近而寓情深微悠远。过年意味着又增加了一岁。天天向上的小朋友往往急于长大,已过中年的人则很可能痛感白己正在走向衰老——他们对此事都比较计较,当然有兴高采烈与感慨系之之不同。高适这首诗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写,“年味”很足,传诵极广。

06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的诗《旅夜书怀》融情于景 写尽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这首诗看似行旅赏景,实则写尽了诗人不得不再次携带妻儿走向漂泊之路的辛酸。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友人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在舟经榆州、忠州一带时,即景生情,写下此诗。

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

全诗景情相融,景中有情。整首诗意境雄浑,气象万千。用景物之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使全诗弥漫着深沉凝重的孤独感。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从描写江夜上的近景入手,刻画了孤舟月夜的寂寞境界,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从描写远景入手,展现出雄浑阔大的境界。以“星垂”烘托出原野之广阔,以“月涌”渲染出江流的气势,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从休官的无奈入手,正话反说,抒发休官的忧愤。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导致自己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从即景自况入手,抒发自己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以沙鸥自比,转徙江湖,声声哀叹,在孤独的坚持着,仍然无怨无悔。

07

《浪淘沙令》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别称:南唐后主、李后主,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不是一个好君王,却是一个好词人。身为君王,李煜远没有唐宗宋祖般令人记忆深刻,作为词人,他佳作连篇,好句不断,是当之无愧的作词天才。

08

《送人》

【唐】徐月英

惆怅人间万事违,同人同去一人归。

生憎平望亭前水,忍照鸳鸯相背飞。

送别友人,惆怅伤感。此诗白描精练,意深情重,“忍”字何切,有初恋未成的痛点,构思非俗,念之心苦,泣之难言。

两人同去,却只留一人孑孓独归。自此,一人浪迹天涯,心无安处无家归;一者长眠于厮,生不能共枕,死难以同穴……

人世间的悲凉和错过往往是这样,没能好好告别,却已物是人非。

孤独悲伤莫过于此…

09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 》

唐 杜甫

自古求忠孝,名家信有之。

吾贤富才术,此道未磷缁。玉府标孤映,霜蹄去不疑。激扬音韵彻,籍甚众多推。潘陆应同调,孙吴亦异时。北辰征事业,南纪赴恩私。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熏风行应律,湛露即歌诗。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尊前江汉阔,后会且深期。

委婉地抒发对最高统治者的不满:统治者身居禁门深宫,其意愿高深莫测;人到暮年更容易悲伤。

10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 晏殊

南雁依稀回侧阵,雪霁墙阴,偏觉兰芽嫩。中夜梦余消酒困,炉香卷穗灯生晕。

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腊后花期知渐近,东风已作寒梅信。

词人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个“望尽”是形而上学的时刻,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杜甫的登高楼同质,既是抒情,更有思考。

而晏殊的思考之起因皆来自“历历”世间事,在世事的沉浮中,自己面对自己,并做出理性的思辨,这思辨仿佛是阔绿千红之后,只余枯瘦的一杆残荷。

冯友兰在《新知言》中说:“一首诗若只能以可感觉者,表示可感觉者,只是“止于技”的诗。而假如一首诗能以可感觉者,表示不可感觉只可思议者,以及不可感觉也不可思议者,便是“进于道”的诗,而进于道的诗,可以自比于形而上学。”

从这个角度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一句就不单“止于技”,同时进于道了。所以,王国维将此视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之第一境。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唤起,是如梦初醒,如谜忽觉,是澄清世相的能力,再往后,才会有“为伊消得人憔悴”,最终在灯火阑珊处,得见伊人。这就是《珠玉词》值得歌颂的圆融理性之悟,是大于感觉的感觉,是抽离感觉的顿悟,这顿悟,正如王维的诗:夜静春山空。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往往是说生活中的烦躁,这些烦躁,将你的生活一扫而光,满树希望的碧叶,被一系列的不如意扫得一片不留。

生活对你来说,是充满了艰难苦楚的。但心比天高,因为这内心总是向往着“独上高楼”,其实这里预示着,自身对于平庸生活以及周围生活环境的不满,还表明希望独上高楼,尽早地脱离出平庸,或者从周围大多数生活平凡的人们中剥离出来。

“望尽天涯路”暗含着内心其实早就对于自己的人生树立了较高的目标,自己是可以登高一望,望尽天涯之路的,也就是内心已经拥有了一个极大的目标,可是这目标仅仅是存于内心,也就是天涯之路在眼中,而不是在脚下。

第一种境界乃是一种自视颇高却又局限于生活牢笼的心态,好似无尽烦恼皆来自欲望,这欲望却又被自己洗刷得有些纯净了,这样的纯净存于本身不纯净之生活中,却又更是苦恼。暂时的独上高楼是不能够解决的,或许还会更困惑。犹如任何一个生活于平庸生活之中,却又对生活充满了理想的小人物一样,这样的小人物或许会成功,更或许会平淡下去,渐渐泯灭消逝于众人之中。更或许,这样一辈子都不会入人生之境。

国学大师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人生三境界”。

第一重境界,在孤独中走向强大。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王国维引用这句话,用以表达,只有不畏孤独,悲喜自渡,才能静心克难,才可于漫漫天涯路上找到属于自己前行的目标和方向。

第二重境界,成功在于多坚持一下。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词条《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王国维引用这句话,用以表达为了实现理想,需要全情投入,持续的坚持而不要被眼下的困难和挑战牵绊而裹足不前,就像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那样。
第三重境界,越自恰越丰盈。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王国维引用这句话,用以表达,兜兜转转寻寻觅觅多时,定然会在某个瞬间恍然大悟:最好的收获或许并不在高山仰止,而就在那个追寻过程中的点滴幸福。

相关推荐

​[辽宁 鞍山玉佛寺(玉佛苑)]

​[辽宁 鞍山玉佛寺(玉佛苑)]

122

[辽宁 鞍山玉佛寺(玉佛苑)] 玉佛寺 辽宁省鞍山市旅游景区 玉佛寺(玉佛苑)是鞍山著名的旅游景区,坐落于玉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内,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三面环山、一面...

​CNN- 奥运选手教你如何爱上跑步

​CNN- 奥运选手教你如何爱上跑步

200

CNN- 奥运选手教你如何爱上跑步 Whats up, sunshine? 你好啊,阳光小姐? Im Coy Wire. 我是科伊·怀尔。 This is CNN 10. 这是CNN 10。 It is Tuesday, February 25th, and did you know, on this date, way back in 1870, H...

​18部不可不知的中国古代典籍!你读过哪些?

​18部不可不知的中国古代典籍!你读过哪些?

103

18部不可不知的中国古代典籍!你读过哪些?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积淀为后人留下了无数智慧的结晶,这些古代典籍至今都为人们所用,你知道古代重要的典籍有哪些吗?...

​甄嬛传:这5点可以证明,甄嬛的母亲就是纯元

​甄嬛传:这5点可以证明,甄嬛的母亲就是纯元

157

甄嬛传:这5点可以证明,甄嬛的母亲就是纯元 《甄嬛传》中最神秘的人物就是纯元了吧,她是后宫的楷模,是皇帝的白月光,已经去世这么久了,可是一直活在皇上的心里。 后来甄嬛...

​胖东来也没有奇迹

​胖东来也没有奇迹

77

胖东来也没有奇迹 学习胖东来最关键的一步,很可能是关店。 把胖东来当作榜样的永辉超市,曾经也是前者的老师。 早年于东来去福州进货,永辉创始人张松轩兄弟俩带于东来参观门...

​汉初人物志:彭越

​汉初人物志:彭越

162

汉初人物志:彭越 楚汉争霸时,张良建议刘邦把韩信、黥布和彭越这三位名将收为麾下,则争天下必胜,事实证明,在楚汉争霸过程中,这三人可谓功不可没,而且《史记》说这三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