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提纲
一、精准监测和帮扶方面
1.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预警领导机制建设情况。有XX个县设立防贫监测专责小组,有XX个县是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主要职责是什么。(由各市汇总所辖县的情况填报)
成立党政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由镇分管领导亲自抓,同时安排指挥部专人负责
2. 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预警采用了几种方式进行,方案明确的3种监测方式是否全部采用,以哪种方式为主,如何提高群众自主申报的比例?有哪些好的做法或典型经验。
采用农户申报、部门预警和走访排查,以部门预警和走访排查为主。提高自主申报比例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更加了解纳入的标准和流程。
3. 对三类对象纳入的标准是怎样把握的?如整户无劳力,收入低于6000元是否要全部纳入?现行的监测对象纳入、风险消除的标准是否要进行调整?定哪个标准更符合实际?
针对三类对象的纳入,在严格按照文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整户无劳动力且收入低于6000元的,先对其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有的户是老人户,无劳动力,但实际该老人只是单独户口,仍有子女赡养,生活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均达标,因此不符合纳入。
标准不用调整
4. 监测对象纳入、风险消除程序是否需要简化?如何简化?如何做到精准监测、精准帮扶,严格退出和规范管理?有什么好的做法或建议?
不需要简化。严格按照上级文件标准和规范来实行。
5. 风险消除比例低的村有哪些,为什么消除比例低?
xx村受当地文化生活发展等因素,难以消除
6. 对监测对象发现后5天内纳入,纳入后5天内落实帮扶政策的做法有何意见,能否实施?
无意见,能实施。
7. 当前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是否存在规模性返贫倾向,如何防范?
发展产业制约要素较多。平班主要是山区为主,虽然现在已实现组组通项目,交通便利,但制约因素任然较多。例如市场信息不及时、农业技术不到位、农业专业人才较少、运输成本较高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推动产业发展快速发展。部分实施的精准扶贫项目难实施,扶贫到户产业需求项目零乱,小而散,一些养殖业项目属于短期效应,难以形成支柱产业。同时,部分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自己凭借一己之力难以发展一体化、高水准产业项目。部分群众由于没有一技之长,选择外出务工来增加家庭收入,人口流动性较大,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较多,发展产业存在困难。
不存在规模性返贫倾向
8.当前帮扶政策方面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有哪些完善建议等。
无
9.帮扶干部使用广西防贫APP人数多不多?使用过程中发现哪些问题,有何改进意见?
帮扶干部全部使用app。目前app不能正常打卡,不显示2022年打卡记录。密码格式过于复杂,帮扶人经常记不住。
二、防贫监测信息员队伍建设方面
(一)1.防贫监测信息员队伍的基本情况,如:各级队伍人数、人员年龄、学历、原扶贫信息员占比等。(由各市汇总所辖县的情况填报,其中每个县的具体情况)
xxx现有17名防贫监测信息员,平均年龄35岁,高中以上学历。原扶贫信息员8名。
2. 你县防贫监测信息员队伍是如何管理的?工资待遇怎么样?队伍是否稳定?作用发挥如何,有什么好的做法?
由镇指挥部管理,工资每月2000元,队伍稳定
3. 你县是如何抓好防贫监测信息员队伍培训的?效果怎么样?对自治区开展的培训有什么建议?
xxx防贫监测信息员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严格执行
三、国家防贫监测信息系统数据信息维护方面
1.数据具体由谁采集,如何采集,多长时间采集一次?
由镇乡村振兴指挥部级防贫监测信息员采集,入户采集。半年一次
2. 数据具体由谁录入系统,谁负责审核,如何保证数据质量?数据录入系统是否有时限要求?负责片区的村级防贫监测信息员对该片区的数据信息工作具体是如何开展的?
由镇乡村振兴指挥部工作人员录入,分管领导审核。入户核实。
3. 谁负责信息系统化维护、数据分析,这些工作是否常态化?对这项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
由镇乡村振兴指挥部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管理和分析。无意见
2.大数据平台对财产检索,村级、农户电子台账管理,明确细化监测数据项、各部门“一数一源”信息共享、数据更新机制,动态监测数据库,防贫监测评估体系,系统自动监测预警、信息推送、部门干预帮扶,实现实时掌控、及时启动、精准施策、有效帮扶,乡村便民一体化服务等功能怎么实现的?
以镇乡村振兴指挥部为中心,各村为单位,由帮扶单位和帮扶人入户宣传等方式实现
5.存在什么问题困难?有什么建议意见?
1、工资低,建议提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