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制裁
1996年制裁
1996 美国每年都会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包括电器、鞋子和玩具,总值 28 中方提出1亿美元 7 包括游戏机、香烟、葡萄酒和化妆品在内的报复措施。飞机、小麦、计算机和各种机械尚未包括在美国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中。
徐滇庆估计,中美两国在贸易战中的损失是十比一。在就业方面,中国的损失 100 出口产品初级产品和轻纺产品有1万个工作机会 47%容易转产,农民工下岗回国务农,结构性失业没有美国那么严重。美国只丢了 10 一万个工作机会,但损失集中在波音、通用、克莱斯勒和小麦农民身上。
贸易战结束后,美国的监管成本远高于中国。中国对美国
出口的商品,如家用电器、工具、衣服、鞋子、玩具等,已成千上万种,许多是香港商人、台湾商人和外国企业独资或合资企业生产的商品,原产地难以识别。
伊朗问题的“第三方制裁”
1. 美国发布了《第三方制裁条例》,迫使其他国家、组织和企业加入美国发起的制裁,形成多边联合制裁。美国对伊朗实施核制裁,中国多次受到第三方制裁。
早在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就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以中国作为经济遏制的对象。1989年,西方世界对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经济制裁。近年来,中国作为伊朗核制裁的第三方参与其中。
美国对伊朗核计划的制裁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脉络和节点如下图所示。
图 美国对伊朗经济金融制裁的示意图
由于伊朗的问题,中国的海外投资项目、海外企业和金融机构受到了美国的经济和金融制裁。
2. 海外投资受阻:中石油南帕斯气田项目被迫暂停
南帕斯气田位于波斯湾,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总面积9700平方公里,由伊朗和卡塔尔共同拥有,北部3700平方公里属于伊朗。据国际能源署统计,南帕斯气田天然气资源总储量达到51万亿立方米(约3000亿桶油当量),凝析油资源达到500亿桶;可采天然气储量34.2万亿立方米(约2150亿桶油当量),可采凝析油储量160亿桶。南帕斯气田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开采成本低,对任何石油公司都很有吸引力。
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对南帕斯气田的发展计划分为24个阶段。法国能源公司道达尔负责第11阶段的发展。然而,由于美国对伊朗实施的核制裁,西方国家退出了对伊朗的投资,道达尔也退出了南帕斯气田11阶段的发展。2009年7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价值47亿美元的协议,成为南帕斯气田第11期项目的开发商。该项目对中石油具有重要价值,既能保证能源的稳定来源,又能从投资中获得巨大利益。
自2010年以来,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对伊朗的金融制裁。根据《伊朗制裁法》修订的《伊朗全面制裁、问责、撤资法》扩大了制裁范围和对象,制裁措施更加严格。该法案规定,对在伊朗能源行业投资2000多万美元的游轮,包括为伊朗能源行业提供原油/LNG运输,或为原油/LNG管道建设或维护提供材料的,将受到制裁:
(1)限制美国对被制裁实体的出口,即不享受美国进出口银行的信用或信用担保;
(二)限制美国向被制裁实体出口军事或者有军事用提的技术,即不颁发出口许可证;
(3)禁止美国银行在一年内向被制裁实体提供超过1000万美元的存款;
(4)被制裁实体为金融机构的,禁止其成为美国政府债券的一级自营商和美国政府基金的存储机构;
(5)禁止美国政府以受到制裁的实体为采购对象;
(6)根据美国《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限制,从被制裁实体进口;
(7)禁止与被制裁实体进行美元兑换和支付等外汇交易;
(8)禁止任何与被制裁实体有关的金融交易,包括金融担保、信用转移或其他金融服务;
(9)美国法律管辖范围内禁止被制裁的实体进行任何财产交易。
中石油南帕斯气田开发项目在伊朗开展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开发业务属于应受制裁的“投资行为”,面临着巨大的制裁风险。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所的一位人士说:“南帕斯确实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甚至超过了预期的储量,但由于伊朗目前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一旦投资,就无法确切预算时间和金钱,甚至可能被拖入无底洞。
”根据最初的计划,中石油承诺从2009年起每年购买400万吨LNG天然气项目(liquefied natural gas,液化天然气)持续25-30年,获得SP11区块服务合同25%和LNG液化厂项目12.5%的权益。然而,2012年4月,伊朗石油部发布消息称,负责中石油开发的南帕斯气田工期已推迟32个月,土地和打桩尚未开始平整。长期以来,中石油的“不动”让伊朗“心急如焚”,伊朗渴望抓住中石油的救命稻草。2012年4月26日,伊朗向中石油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中石油在未来30天内不能推广南帕斯气田项目,伊朗将开发气田第11阶段。帕尔斯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总经理苏莉说:“尽管我们为中国公司提供了各种机会。。。我们将为公司留出最后30天,希望公司认真启动项目并购买设备。
”中石油进退两难。如果项目不及时开发,伊朗将收回南帕斯气田的开发权。如果中石油启动南帕斯气田的开发,将面临许多问题。一方面,据中石油内部人士介绍,南帕斯气田所需的关键设备大多来自欧美国家。由于欧美对伊朗的制裁,关键设备无法运入伊朗,后续建设也无从谈起;中石油很可能受到美国的制裁,造成更大的损失。
2012年7月,中国石油集团最终选择放弃南帕斯气田第11块的开发,撤回所有中国工人。9月,中国石油总经理陪同高级管理人员访问伊朗,中国和伊朗就该项目达成部分协议。中国石油最终将撤出南帕斯海上气田项目。伊朗同意为中国提供替代区块,并将另一个开发风险较低的气田交给中国开发。
尽管中石油退出了高风险的南帕斯项目,但伊朗还有Nasjed-Suleiman石油项目、北阿扎干油田和南阿扎干油田开发项目,仍面临着来自美国和伊朗的投资风险和违约风险以及双重压力。
自伊朗核协议生效以来,欧洲、美国和其他国家逐渐解除了对伊朗的经济和金融制裁,伊朗的国内经济和贸易逐渐恢复,外国投资回归,南帕斯气田的发展被列入议程。2017年7月14日,道达尔、中石油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气田第11期项目。根据协议,三方控股份额分别为50.1%、项目开采经营期为20年,总投资48亿美元,30%和19.9%。
然而,在签署项目协议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重启经济制裁。各国企业退出对伊能源领域的投资。法国道达尔在美国拥有100亿美元的资产,90%的金融业务依赖于美国银行,并于2018年8月撤离伊朗,因为它未能获得美国的豁免。根据协议,道达尔退出南帕斯第11期项目后,中石油有义务收购道达尔的股份。11月25日,伊朗宣布中石油已接管道达尔在伊朗南帕尔斯天然气田项目的权益,80% 该项目的最大股东是持股。
在成为南帕尔斯气田最大股东之前,中石油暂停了对该项目的投资。12月12日,中石油内部人士表示,该公司已暂停对伊朗南帕尔斯天然气项目的投资。据报道,伊朗有120天的时间重新评估中石油在该项目中的重量,并决定是保留中石油作为非运营投资者,还是直接取消合作。
3. 海外投资屡遭挫折。
中国的“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都非常重视中东的部署和发展。伊朗的石油储量在中东排名第二,自然是“三桶油”的焦点。虽然“三桶油”似乎经常收到伊朗的大订单,但实际情况往往不像预期的那么容易。中石油不仅在伊朗投资中“跌跌撞撞”。
2004年,“中石化拟购买伊朗1000亿美元石油”盛传,称中石化将参与亚达瓦兰油田的回购开发,占51%,未来25年每年从伊朗购买1000万吨液化天然气。但在2007年达成协议时,中石化只承诺在第一阶段投资20亿美元,建造45口油井。直到2009年11月底,伊朗政府才批准亚达瓦兰油田一期开发计划。
2008年,中海石油与伊朗石油部签订了大型天然气和下游投资项目合同,金额高达160亿美元。根据当时的计划,中海石油将投资50亿美元开发伊朗北帕斯项目,然后投资110亿美元建设下游产能,包括液化天然气。然而,由于美国的压力,中海石油在2010年暂停了北帕斯项目,大量骨干撤回了中国。
在美国制裁的阴影下,伊朗大部分“三桶油”项目都在挣扎,暂停和撤出是无奈之举。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股份公司都在美国上市,这可能会受到美国的限制。石化领域的大量技术必须从美孚、壳牌和其他欧美公司获得。这些工业巨头不愿承担风险,因为他们害怕冒犯美国,导致严重的开发设备和技术短缺,中国在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项目更难推广。
不仅“三桶油”在伊朗的投资面临着许多困难,而且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在伊朗投资了许多项目,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许多原材料来自中国,受伊朗限制外汇兑换金额的影响,难以进口。根据一家中国汽车公司的信息,每月50万元的汇率只足以组装几辆汽车。
大量中小企业驻扎在伊朗。许多中国商人去伊朗卖鞋子、壁纸和其他小商品。自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以来,伊朗的汇率一直在贬值,物价上涨,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当地中国商人都很痛苦。从强大的“三桶油”到独立经营的小企业,他们深受伊朗核制裁的困扰,面临巨大损失甚至关闭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