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四则

红色故事四则

人小胆大罗洪标

罗洪标出生在长汀南山乡塘背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家里欠地主350块大洋的债,8岁时母亲忍痛把他送到地主家放牛抵债,过着饥寒交迫、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

1929年春,毛委员、朱军长率领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解放了汀州城,点燃了闽西革命的熊熊烈火。塘背村广大贫苦农民同其它地区农民一样,掀起了抗租抗税抗捐斗争的热潮,热切盼望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来帮助他们翻身解放。

初冬的一天,塘背农民协会在一个连的红军的支援下,由塘背农民暴动队队员罗铭带领暴动队及广大贫苦农民700多人,包围了地主豪绅的住宅。“开门!开门!”暴动队员大声喊。一阵猛烈的敲门声,听着熟悉的乡音,罗洪标猛地醒悟到是红军来啦!农民闹暴动了!他不顾一切地奔到院子里把院子的大门打开,红军及暴动队员冲了进来,抓获了正要从后门潜逃的土豪罗志老。

这一天罗洪标可高兴了,盼望的红军终于来了,他带领暴动队员把地主埋在院子里的金银首饰挖了出来,砸开了地主的谷仓,缴获了步枪12支、子弹百发。紧接着,暴动队没收了地主豪绅的房屋、财产计200余件、谷子10万余斤、米粉700余斤、耕牛30多头、肥猪17头。

当天下午,塘背农民敲锣打鼓,聚集在村后红石岗上,召开了有1400多人参加的庆祝大会,宣布罗志老等地主死刑,烧毁了契纸,财产分给了农民。会上表扬了罗洪标人小胆大配合暴动队打开地主家大门,他还被乡亲们推选为村儿童团团长。罗洪标稚嫩的心里感受到共产党、红军是为穷人谋利益的,就下决心一定要跟共产党、红军走。

此后,罗洪标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历经抗战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

许卓喋血永平乡

许卓,1905年生于广东广州。1924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曾与周恩来、邓小平一起在法国勤工俭学。1929年随张云逸率部抵广西百色,任教导大队队长并参加百色起义。1932年任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长,后任作战局长,协助周恩来、刘伯承组织指挥过宜黄、乐安等著名战役,为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智勇双全的红军将领。1934年2月,奉命组织中央苏区东南防线检查团并任团长,到南线驻武平粤赣军区第三军分区检查那里第五次反“围剿”的防卫措施。

3月13日,许卓一行6人由孔夏独立团经毛屋森林回三分区驻地帽村,途经永平风吹帽时,突遭钟绍葵的便衣队和大刀会的拦截袭击。大敌当前,许卓镇定自若,指挥警卫员、参谋等5人奋勇应战,并指示烧毁随带文件和检查纪要。终因我寡敌众,许卓一行6人在弹尽之后相继中弹牺牲。众匪认定许卓是个当官的,身上肯定有不少大洋,遂扒掉了他的衣裤,可连半个铜板也没搜到。这可激怒了匪兵,他们在许卓的头上砍了一刀,又用红缨枪在他身上连戳几个血窟窿,鲜红鲜红的血,从许卓年轻的躯体汩汩流出,染红了泥土。

周恩来、刘伯承高度赞扬了许卓赤胆忠心、喋血奋战的一生。1944年,中共中央有关决议称许卓为“对革命有功的优秀干部”。1992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在武平县永平乡建立了许卓烈士纪念碑,以告慰烈士的英魂。□

伯公凹里七烈士

伯公凹是中央红色交通线入闽第一站,战略地位重要,经常担负着护送中央和地方干部出入境和运输军需、民用物资等繁重而又艰巨的任务。邹端仁、邹作仁、邹春仁、邹佛仁、邹昌仁、邹启龙、邹晋发7位先烈为了革命,来到了闽粤交界处渺无人烟的伯公凹小山村建立起家庭式红色交通站。

在邹作仁的动员介绍下,邹端仁及其他邹家兄弟邹春仁、邹佛仁、邹昌仁、邹启龙、邹晋发等都成了伯公凹站的地下交通员,帮助苏区筹备军需、传递信息、护送干部等。

1931年底,周恩来从上海到中央苏区任职,他一路化装成讲法语的牧师、装成哑巴的商人前往瑞金。一天傍晚,在大埔多宝坑吃过晚餐后,在青溪地下交通员“小广东”等的护送下,周恩来穿着平民粗布衣,身带一把纸伞,手提一只草藤箱,来到伯公凹交通站。邹端仁、邹作仁两兄弟发现这位“特殊客人”由于一路历尽艰险、翻山越岭脚上起了泡,便先安排其住宿,然后端来热水让他洗澡、泡脚,以缓解疲劳。

为了接待好这位“特殊客人”,邹端仁、邹作仁两兄弟决定杀头母鸭炖汤款待他。第二天临走之时,客人掏出3块银元对邹端仁的妻子赖三妹说:“人来人往接待那么多人,这3块银元给你们贴补家用……”事后,赖三妹知道这位名叫“少山”的人就是周恩来,便留着这三块银元,当作传家宝世代相传。目前,这些银元存放在永定金砂的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

为了筹集军需物资,邹端仁发动6个嫁到广东不同地方的妹妹及其小孩一点一点地购买收集食盐,自己也和其他交通员一起化装成老板分散购买军需盐,但在返程途经广东大埔党坪村时,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民团长张赞庭抓到大埔和埔北中学等地先后关押。面对酷刑,他毫不畏惧、宁死不屈。随后,民团当着十里八村老百姓的面,将邹端仁吊在树上拷打、审讯。无果后,民团将其枪决并用煤油烧尸。

邹作仁是大埔地下党的负责人之一。他随时准备牺牲,为了不拖累妻子,将还未生子的妻子“卖”掉。妻子知道丈夫的用意后,与后任丈夫一起资助邹作仁的地下工作。后来,邹作仁在护送军需时牺牲在三河坝,到牺牲时都没有后代。

邹昌仁,交通线上护送队员,因叛徒出卖,在大埔党坪村被国民党绑在桥头的柱子上开膛挖心壮烈牺牲;邹春仁,护送队员,在护送干部时被叛徒出卖,为引开敌人,保护苏区干部的安全脱险,他遭敌“围剿”而牺牲;邹佛仁、邹启龙、邹晋发也因是红色交通线上的护送员先后被国民党杀害。□

“无祀会”无私慰英灵

1934年9月23日,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和闽西地方武装近2万人,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赢得时间,在松毛岭与国民党6个师近7万人进行了7天7夜的战斗。战后,为了逝者的英灵得到安息,连城县朋口温坊村(今文坊村)几代人,接力演绎了一曲收敛和保护红军烈士遗骸,悲壮感人、催人泪下的传奇故事。

松毛岭保卫战结束后,由于进行战略大转移,时间紧迫,无法留人安葬烈士遗体。当地村民看到众多红军将士牺牲在荒山野岭,遗骨无人安葬,群众日夜不安。敌人撤走后的第三天,温坊村项仲炳、项汝韶、项盛奇、项和兴、项华兴、项林养、项启汉、项用康等19位村民自发组成“无祀会”,发动当地群众,上山就地用锄头挖穴,简易埋葬红军遗体。但此后,经常发生猪、狗将红军遗骸扒出,叼进村庄,甚至叼入家中的不忍目睹现象。于是“无祀会”的成员们又继续发动村民出钱出力,到村周边及松毛岭上收捡红军遗骸,修成简易墓地。

红军烈士墓修好后,“无祀会”的成员及其他热心群众于当年农历7月15日中元节,举行隆重并颇具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动———“倒粥”,用猪肉、鸭肉等煮成一桶桶热气腾腾的稀饭,挑到烈士墓前,怀着崇敬的心情,庄重地摆放在烈士墓前,同时点上香烛,几个人还扛着一头大猪,到墓前“插花”(即就地杀猪,让猪血喷洒在墓前,鲜红的血迹像红花一样),由“无祀会”成员敬重地悼念祭文。此后,每年的农历7月15日都进行这种具有民间特色的“倒粥”拜祀习俗纪念活动。

当年“无祀会”主要发起人项汝韶的儿媳傅金英、项仲炳的儿媳黄金香是亲自参与埋葬红军遗骸及参与祭祀活动的见证人。黄金香老人回忆:“当年,我干农活从‘甲利垅’的山顶上经过时,亲眼看见公公等人用草皮掩埋上百个装着红军遗骨的大金盎。”傅金英老人回忆起往事,当年情景如在眼前:“当年我和公公项汝韶等人一起用土箕装红军遗骨,从松毛岭一趟又一趟地挑到村里的‘甲利垅’掩埋,大概忙了一年又三个月的时间。”

为了当地群众能有一个继续缅怀革命先烈的地方,并继承“无祀会”群众的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2010年9月25日,在连城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连城县保护中央苏区战地遗址保护协会”,并在松毛岭开工建设红军无名烈士墓。组织相关人员和“无祀会”成员及后人,举行隆重民俗仪式,把在“甲利垅”等地发现的3000多具红军无名烈士遗骨,收殓在100多个大金瓮里,重新安葬到松毛岭郭公寨前石门新建成的红军无名烈士墓中,并恢复民间祭祀活动,以告慰红军烈士英灵。□


相关推荐

​如何买卖可转债,买卖主要参考哪些指标

​如何买卖可转债,买卖主要参考哪些指标

96

如何买卖可转债,买卖主要参考哪些指标 可转债的买卖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打新 操作流程和打新股差不多,登录股票账户后,点击可转债进去进行相关操作,申购之后不一定成...

​西安地铁3号线直达!这个国庆就出发!

​西安地铁3号线直达!这个国庆就出发!

94

西安地铁3号线直达!这个国庆就出发! 四通八达的西安地铁线路 连接着城市的地理空间 串联起千年古都的文化积淀 每个站点的独特风景 坐上地铁便可畅通直达 马上就到国庆假期了...

​河海大学简介

​河海大学简介

106

河海大学简介 一:学校概况 211、双一流、国重点,教育部直属。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常州市。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二:学校简...

​起底郑州名校枫杨外国语被拍卖背后真相!

​起底郑州名校枫杨外国语被拍卖背后真相!

101

起底郑州名校枫杨外国语被拍卖背后真相! 名门地产的深水炸弹。 最近郑州教育圈出现一则消息:郑州枫杨外国语70%份额的举办者权益将在7月24日被拍卖,起拍价5000万元!相信很多人...

​被anti致死的生命,是anti粉胸前荣誉的徽章

135

被anti致死的生命,是anti粉胸前荣誉的徽章 什么是anti? 就是一群人联合抵制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这种行为在韩国发展壮大之后变得极端和恐怖。 最出名的anti事件,就是少时黑海事件...

​六一带你回到那年的夏天

​六一带你回到那年的夏天

189

六一带你回到那年的夏天 #六一就是要快乐呀# 每到六一儿童节,许多“大朋友”就开始怀念起小时候的夏天时光,除了家长可以给几块钱的零用钱外,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每年的运动会。...